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英语表量结构中的隐喻构建机制探究

2021-8-5 14:15:26点击: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英语表量结构中的隐喻构建机制探究出自《教育教学论坛》,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欣安 贺虓啸 王斯纬

摘要:文章以表量结构a+N1+of+N2中名量之间的隐喻相似性为基础,借用映射关系图示,考察英语表量结构中隐喻组合的构建机制。首先,基于施喻者认知加工的程度深浅,隐喻相似性分为两大类:客观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其次,英语表量结构的隐喻式组合还蕴含动态与静态意象模式的区分,它影响了隐喻的建构方式——直接隐喻与间接隐喻。

关键词:a+N1+of+N2;隐喻;相似性;静态/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107-03

一、引言

不同于汉语,英语属单复数标记型语言。一般而言,可数名词通过“数词+名词”的结构表达数量,如three books;不可数名词须结合量词,依靠a+N1+of+N2的组合模式表达数的概念,如a school of fish。其中,N1是计量人、事物以及行为的单位;N2则是被计量对象,是表量结构的核心。该结构承载了特殊的表意功能:它是一个信息含量非常大的载体,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练生动,蕴含丰富的修辞审美价值。换言之,a+N1+of+N2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单纯的“数量分割”作用。该结构似乎能在描述事物“数”的概念之余,通过N1与N2的组合,构成一种隐喻映射,进而拓展表量结构的意义空间。研究表量结构a+N1+of +N2的构建机制,分析其语言表达效果,将对语言认知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目前,国外学者对英语表量结构的讨论集中于对量词N1的分类,如Quirk等人根据语法、功能、含义以及数量将量词分为四类,即集体量词、整体-部分量词、个体量词以及度量词;国内从隐喻角度探讨N1与N2组合关系的相关论文较少,但亦有学者提出见解。刘清波认为喻体N1具有模糊的量化功能,将N1分为实体单位词与抽象单位词。王文斌认为,汉英表量结构中的名量异常搭配实质上是名量之间的隐喻性搭配关系,故以意象图式理论作支撑,将隐喻性量词分为量词性量词、名词性量词、动词性量词。刘新芳着重研究表量结构的语义结构,分析喻体与所修饰名词即本体的搭配,归纳为一喻一本、一喻多本、一本多喻。综上,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针对表量词N1的词性分类和静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表量词的语义特性及功能。然而,以往研究忽视了表量对象与表量词及表量结构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对隐喻相似性的本质、类型以及其认知基础等未曾展开深入探讨。本文的探究重点为表量结构a+N1+of+N2的隐喻构建机制。

三、隐喻映射理论

隐喻映射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随着人们对隐喻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映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王军倾向认为“源域与目标域中原本就存在相互对应的意向图式结构,隐喻过程是利用源域中突显的结构使目标域中相对应的不突显的结构变得突显起来”。在这里,源域和目标域的共同结构特征是指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一方面,相似性可以基于物质的客观属性。例如“烟花”,烟花在绽开时的形状、色彩等与开放的花朵十分相似,人们自然联想到用“花”来称呼绽放的烟花;另一方面,相似性也能基于主体主观的认知感受。在“热情如火”这个词中,施喻者通过认知加工,以心理联想为桥梁,突显“热烈”这一“热情”与“火”共有的特征。总之,从隐喻映射理论的角度来看,相似性仍是研究表量结构中隐喻关系构建的基础,相似点的发现与确立,源于N1与N2之间客观上的相似性,也源于施喻者主动的心理构建。此外,相似性还具有静动态的区分。

四、英语表量结构的映射关系

1.基于客观相似性的隐喻映射。①基于客观的静态相似性组合。基于客观的静态相似是一种物理相似,施喻者通过感官获得客观事物之间物质状态的相似。例如a stick of incense,stick的释义为a long thin piece,佛前进奉的香火incense也是柱状,二者在形状上具有相似性,符合隐喻构成的基本条件。在隐喻的构建过程中,源域stick突显了目标域incense的形状。隐喻构建过程如图1:

上述例子均是基于外形相似的隐喻建构,但静态相似性还包括许多其他层面的相似。刘雪春指出,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相似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最基本的。如通过视觉,人们就可以获得事物形状、颜色等信息,像“荷花的叶子”在形状上与“舞女的裙”相似,“脸”同“梨花瓣”、“荷花苞”是颜色的相似。在英语语言中,基于颜色相似构建的表量结构虽然罕见,但并非不存在。例如:

Julie screamed again and threw herself to one side,hissing in pain as a silver of broken glass sliced through the flesh on the back of her left hand.

(Shaun Hutson,Heathen,1993:321)

此外,N1与N2构成直接隐喻。N1作为源域,通常具有较为突出的特征(形状、体积、颜色等);N2作为目标域,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存在。N2在经过认知主体的感官建构或者组合之后,在某些客观特性特征上与N1相似,施喻者则利用N1突出的特性使N2中与N1类似的特征变得明显起来。N1通常是认知主体经验中较为熟悉的、词义较为明确、与N2于外在属性上有明显相似之处的客观物质存在。

②基于客观的动态相似性组合。基于客观的动态相似性是施喻者结合自身的動觉体验,以本体N1所代表事物的显著的动态特征,将喻体N2的特征加以激活和突显。涟漪的泛起、波涛的涌动都可以量化人与事、行为与情感。例如:a ripple of applause、a flood of tears、a flow of visitors等。掌声在持续时间、影响范围、连续程度、先扬后止等特点上均与荡漾的水波有相似之处。

此外,上述N1与N2往往构成间接隐喻。目标域无疑是N2,但N1并非源域,它实质上沟通源域与目标域的桥梁,真正的源域其实是体现N1这一行为的施动者。如a flow of visitors,与flow搭配的名词是stream。其中,目标域无疑是N2“游客”,但真正的源域是体现“流动”这一行为的“溪流”。隐喻构建过程如图2-1:

这一现象王文斌称之为“动词性量词”。动作相似性构成间接隐喻关系的原因有二:首先,由于a+N1+of +N2结构的天然限制。表量结构言简意赅。量词N1的选择,体现始源域的名词,或是基于相似性的动词,二者只能选其一。其次,以动词为量词的现象符合隐喻的运作机制。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动词性量词N1是隐喻构成,帮助人们理解隐喻的关键。因此舍弃本体,突显动态上的相似。

需要指出,正如王文斌指出“隐喻相似性是施喻者感知的产物”,即使是以客观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仍须借助施喻者的认知。但我们所认为的基于客观相似性的隐喻映射,人对于隐喻的构建加工较少,即两种客观实在间具有天然的明显相似特征。在下文中,我们则更强调施喻者的主观作用,深入探讨偏重心理的相似性。

2.基于主观认知的隐喻映射。①心理相似性。束定芳指出心理相似性是一种非客观意义上的相似,它是人们在心理感受上的相似。它是认知主体通过形象联想,将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N2进行解构,将其阐释为易被理解的具体事物N1。但是,若深入理解基于心理相似构建的表量结构,需要我们确定相似性的来源,即施喻者是创造了相似性,还是发现了原本就存在于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解决此问题的核心在于确定施喻者主观认识的作用。我们认为,源域与目标域中原本就存在相互对应的成分,施喻者是借助心理建构激活相似,而非创造相似。这是基于联系的普遍性,以及施喻者心理建构的主观性而得出的。前者保证了诸事物间存在相似性的可能,而后者保证了施喻者能借助认知加工,发现潜藏的相似。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从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整个世界三个角度说明了联系的普遍性。事物间虽有千差万别,但即使在某些特性上没有联系,也会在另一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因而客观世界中诸事物的相似性是无穷的。可尽管万事万物相似无尽,但它往往是隐藏的,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加工才能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施喻者的主观认识往往借助源域中的特征特性在目标域中进行创新性使用,来激活存在于目标域中的某一特定概念。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相似性是普遍存在的,而施喻者的主观认识则激活了事物间的相似。②基于主观的静态相似性组合。基于主观的静态相似性是一种心理相似,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内在静态特征的相似。施喻者抽象的心理建构是架起认知概念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N2多为抽象概念,而N1对于N2的修饰,能使N2的特征更加地清晰鲜明。如a wealth of experience,这一例子利用“财富”的功能来说明“经验”的作用。二者在功能上有相同之处:经过一定的积累,都有可能给拥有者带来幸福与成功。根据功能相似,源域wealth突显了目标域experience的相似特征。与基于客观的静态相似性类似,该类型中的N1与N2同样构成直接隐喻关系,与客观静态性类似。③基于主观的隐喻映射的动态组合。如果说基于主观的静态相似性聚焦于抽象事物的静态属性,那么基于主观的动态相似性则是施喻者结合自身的动觉体验,以N1所代表事物的显著的动态特征,将抽象的N2的相关特征加以激活和突显。例如a wave of anger,a flash of memory。愤怒被比作拍岸的浪涛,强调了愤怒的力量和气势,我们可以通过惊涛拍岸的巨大威力和恢宏气势来体会人心中的愤怒的程度。“记忆”同“光的闪动”一样,一闪而过,心头会突然记起一些往昔记忆,所以用flash来比喻memory,也能准确地把握记忆稍纵即逝、难以捉摸的特点。与基于客观的动态相似性类似,该类型中的N1与N2同样构成间接隐喻关系,与客观动态性类似。

五、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语表量结构的隐喻式组合的建构过程。我们发现,英语隐喻性量词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首先,隐喻构建的核心——相似性分为客观相似性与心理相似性。相似越不寻常,隐藏的相似性越难被发现,就越需要施喻者运用想象力,进行剪裁与加工。心理相似性隐喻的优势也在于能够清楚明白地揭示隐藏的相似关系,将抽象事物的特点具体形象化。其次,英语表量结构的隐喻式组合还蕴含静态与动态意象的区分。静态意象模式强调事物的特征特性,包括外在属性,例如形状,颜色等;也包括内在特征,例如功能、精神内涵、主观感受。动静态意象模式影响了表量结构的隐喻构建,基于静态相似性的隐喻往往是直接隐喻;反之,以动态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往往是间接隐喻。客观与心理、静态与动态,就像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共同确定了英语表量结构中隐喻的位置与类型。

参考文献:

[1]刘清波.英语表量结构的隐喻式组合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7):79-82.

[2]Quirk,R.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Group Ld.1985.

[3]王文斌,毛智慧.汉英表量结构中异常搭配的隐喻构建机制[J].外国语文,2009,25(3):48-53.

[4]刘新芳.英语隐喻性量词的构成特征及其功能[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6):89-93.

On the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of English Quantity Classifier

ZHOU Xin-an,HE Xiao-xiao,WANG Si-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006,China)

Abstract:Grounded on the mapping theory and metaphorical similarity,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of English quantity classifier,especially "a+N1+of+N2".Two points are observed.Firstly,based on the essence of metaphorical similarity,types and cognitive ingredients,the addresser processes the cognitive metaphor on "a+N1+of+N2" to different degrees.Therefore,metaphorical similar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objective similarity and psychological similarity.Secondly,English quantity classifiers are also characterized into the static image mode and the dynamic image mode.As a result,its modes of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mechanism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metaphor and indirect metaphor.

Key words:a+N1+of+N2;metaphor;similarity;static/dynamic modes

收稿日期:2019-03-11

基金項目: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大地》的a+N1+of+N2隐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1810285018Z)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欣安(1997-),男(汉族),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修辞,理论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