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8期·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装备教材建设的研究

2022-6-22 10:31:59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8期

杨明绪 李林 王超勇

[关键词]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教材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教育科研项目“基于‘理实一体’的新装备实战化配套教材建设的研究”(2019JYKY00036QDXQ)

[作者简介] 杨明绪(1983—),男,山东青岛人,学士,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二系航空火控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航空火力控制及计算机应用的装备教学与教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8-0153-04 [收稿日期] 2021-05-16

武器装备现代化是我军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民族复兴强有力的重要支撑。伴随着海军航空兵部队大量先进武器装备陆续列装及部队编制体制的优化调整,军队院校原有的装备教材体系结构已不能满足目前装备迅猛的发展速度和日新月异的教学需求,作为军队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员应紧扣实战化脉搏,跟踪武器装备发展前沿、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在装备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勇于创新、敢闯新路,为培育军队专业技术人才贡献力量[1]。

一、装备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教材是教学双方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和教学内容组织的主要来源,既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也是教学双方联系的媒介,与“人材”“器材”并称为院校建设的“三材”,在军队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三材”建设的重要组成,教材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2]。

(一)装备教材建设体现办学思想

教材作为一类特殊的知识载体与学术著作不同,它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向性。装备教材作为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培训任务的最基本教学保障条件,其编写水平是体现院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装备教材的编写思路一定程度反映了院校在教学方面的导向,是办学理念的风向标,也是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3]。进一步加强专业装备教材建设,是扎实推进“实战化”教学、贯彻落实教学改革任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新型实战化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装备教材建设完成专业积淀

装备教材是学员在校进行装备改装学习,获得装备保障系统知识的有效途径。装备教材具有特定的内容和结构,又受到课程标准的制约。作为装备课程学习的主要资料,专业装备教材在课前预习、课堂授课及课后复习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机型装备课程使用的教材是记载专业装备理论知识的载体,体现着本专业装备保障知识的巩固传承和发展趋势。教学团队在对人才培养方案及部队装备保障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取舍、理论深度的把握、先后顺序的编排,从而固化本专业的装备理论知识的核心精髓[4]。

(三)装备教材建设助力团队建设

装备教材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先进性,不仅是教员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是新教员自学的“启蒙”书。一部内容翔实、结构完整的装备教材可以使年轻教员更容易组织备课,尽快完成装备的自学改装。同时在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任课教员可以通过参与装备教材编写,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尽快熟悉教学改革在本专业课堂授课的落实情况,从而更新固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理念,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装备教材建设支撑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程教学评价有完备的指标体系,课程教学建设为其中的一个一级指标,而其中的装备教材建设则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材建设是支撑课程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装备教材建设的优劣从某种程度可以影响教学评价等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材建设。

二、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装备教材建设的现状

在持续推进特色任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针对部队装备动态跟踪编写了一系列适应任职教育培训层次使用的专业装备课程教材。伴随着海军航空兵转型重塑,院校承训任务发生了诸多变化,原有的装备教材在部分专业班次暴露出实战化契合度不好、前瞻性不够、基本原理脉络不够清晰等问题[5]。

(一)教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任职教育装备教材建设主要用于专业技术类岗位人才培养,对机型、专业应该有具体的划分,但对同专业或同机型的教材体系应统筹安排,从而实现整体规划。通常在教学施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层次特点,本专业同一装备型号教材分为三册,分别为生长干部类、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类和初级预选士官类。生长干部类教材适用于生长干部任职教育、航空类直通车类学员专业装备教学使用;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类教材适用于专科学历任职教育类学员专业装备教学使用;初级预选士官类教材适用于初级预选士官及直招士官(含定向)类学员专业装备教学使用。这三类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知识深度上的区分,是通过简单的内容增删来实现的。虽然能够满足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要求,但随着各类学员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这样的设置显得缺乏整体规划,对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整体构建乃至专业人才发展的远景规划有所欠缺[6]。

(二)教材内容缺少系统性、前瞻性

武器装备型号教材具有教学岗位针对性强、编写周期短、参考资料相对匮乏等特点。加之部分装备教材主编从事装备教学时间短,对专业装备知识的发展情况缺乏清晰的脉络认知,造成装备教材内容编排主要来源于厂家交付时提供的技术说明书或使用说明书。这样的教材存在结构内容不完整、语言过于简单,对于工作原理、维护方法手段等缺乏深入的分析与说明,以及对于部队实战化技术保障不能有效呈现等问题。这显然不符合装备教材建设的理论系统性和知识完整性的原则。编写的装备教材既“不深”又“不广”。这里所说的“不深”主要是指装备教材内涵不深,造成学员对于装备的工作情况、维护保障机理的认知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刻领会装备保障的深层次机理,进而不能够实现对装备保障的有效指导。所谓“不广”是指教材外延不广,导致学员对实际装备维护过程不够了解,无法更好地满足任职岗位需求;同时对裝备发展前瞻性不够,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武器装备(技术)更新速度。

(三)辅助教材使用存在盲点

辅助教材是教学辅导类图书资料的总称,在装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是动态更新装备的图书资料,也是学员全面掌握现役装备知识的重要媒介[7]。在开课前根据学员本学期开设的课程,通常会下发对应的装备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作为本门课程学习和实验环节的主要教学资料。教员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员的情况以及装备更新情况,通常会下发补充讲义或者推荐教辅和维护规程等知识拓展类教学资料;而这些知识拓展类的学习资料通常只能在图书馆进行查阅学习,对于培训周期短或者自由支配时间不足的专业班次,无法有效地进行知识拓展,导致多数教辅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够合理有效地使用。

三、实战化任职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随着部队编制体制调整与实战化演训任务的全面开展,院校培训呈现学历教育、任职教育与短期培训多层次共存的趋势。面对新的教学对象,结合实战化装备保障的特点,对专业装备教材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要在教材的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实践维度入手构建全新的教材结构[8]。根据现阶段本专业教学实训现状与部队实战化人才需求,笔者在装备专业教材建设的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深入研究思考。

(一)教材内容“壮骨增肌”

针对装备教材编写时间短、内涵不深、外延不广的现实问题,让装备教材“宽编窄用”,增加教材的理论内容比重,满足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需求,从而实现新装备教材“壮骨增肌”的目标。所谓“壮骨”主要是对装备保障主线的充实,具体是指在教材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将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机地选取、补充、融合进来,从知识框架结构上充实和丰富教材的内容体系。通过目的性的加强学员的理论基础,有效培养学员对装备深层次认知的理论土壤。所谓“增肌”是将同类型装备发展沿革、国内外装备发展情况、该型设备技术发展的前沿等内容补充到教材中来,从而使教学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补充拓展,可以构建更加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能够进一步拓宽学员专业视野,力求在装备保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有的放矢,也便于学员触类旁通激发创造性。

(二)教材结构“理实一体”

特色任职教育一直是校区办学的亮点,各专业也在多年的培训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随着大批新型装备列装部队,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结构,不同的装备具有不同的使用特点,而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装备交联都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理论内容的同时,不仅要动态跟踪本专业装备发展的前沿动态,还应该深刻地把握其技术方面的革新,从而着力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通过在装备教材结构中尝试构建理论知识解读和实践技能培养双框架,使学员既会保障操作,做到理中有实;也懂得操作,做到实中有理。为聚焦“实战化”装备保障,打通课堂与战场的最后一公里,避免学员水土不服,教材结构可以尝试“课目化”,实现部队工作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在突出学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专业装备课程教学质量。将保障方法、技术要求等学员必备的保障技能,作为拓展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的形式,实现对装备保障工作有效的支撑,通过配套实装或模拟器训练发挥最大效能。通过全场景、全环节展现部队岗位工作过程和特点,真正做到贴近岗位,可以有效地解决部分学员对岗位工作不了解,不能够尽快适应本职工作的问题。通过专业基础知识、型号装备特点、工作保障要求三大模块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实现装备教材“理实一体”。

(三)实训层次“一编多用”

根据原有教材分层次发放使用带来的资源浪费、保障难度大的现实问题,实现装备教材“一编多用”,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教学需要[9]。通过改进,使教材從内容上满足本课程多个教学层次作为配套教材使用,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作为补充讲义使用。教材从知识结构上应涵盖学员认知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型号装备知识和装备维护知识三个主要模块。在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应补充有助于装备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该部分内容的深度根据学员的原有知识储备灵活掌握;型号装备知识模块,应包含装备的功用、组成、原理等内容,主要用于夯实学员的装备理论知识;装备维护知识模块,应包含该型装备涉及的部队工作开情况、多发故障分析、后勤保障及维护工作卡片等内容。

(四)教材融入“数字化资源”

装备教材融入数字化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数字化资源的融入就是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大量数字媒体元素,如保障视频、仿真模型、演示动画等,增强教材的交互属性,大大提升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数字化资源的融入使学员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此同时,视频、模型与动画等直观立体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真实工作场景展现,增强课堂教学实战化氛围。通过融入数字化资源可以根据装备更新换代情况对资源内容进行编辑更新,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部队工作需求的同步[10]。

(五)教材评价“多方协调”

构建教材评价多方协调机制。“教材质量高不高,专家来指导;教材内容行不行,部队来把关;教材使用好不好,学员来评判”。在教材建设全过程,通过专家的指导、部队的把关、学员的反馈,将教材编写从构建完整的专业结构出发,以紧贴部队航空装备保障工作的现实情况为切入点,以教学环节的充分验证为落脚点,实现专业装备教材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教材的编写质量。

结语

高质量的专业装备教材是校区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深入研究现代装备类教学特点和规律、围绕实战开展教学、着眼打赢培育人才的有力抓手,也是更新装备教育理念,创新机务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迎接新时期,面对新挑战,在装备教材的编写上应该立足本专业装备教学特点,充分吸收学科前沿新知识,深入分析航空装备新技术的应用、航空保障模式的新变化,多方面提升教材编写水平,为航空装备教学的开展提供高质量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