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国内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2021-8-4 14:44:02点击: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国内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出自《教育教学论坛》,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颖 钱文丽 吴永生

摘要: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公关教育和公关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和体系。论文通过对国内本科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建设现状分析,概括呈现出的特征,同时指出当前国内公共关系学专业存在的问题,以期推进国内公关专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学科发展;专业的发展

一、引言

1925年由公共关系理论学者爱德华·伯内斯发表《公共关系学》一书以来,公共关系便从新闻传播领域分离而成为独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之后,国内公共关系学也由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开始进入大陆,促使1985年的深圳大学正式开始了大学开创公共关系课程。时至今日,中国的公关教育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其在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强调的正是这种知识和技能的互相渗透、互相交织的知识孵化过程。在这个孵化过程中,由于它自身的局限性和外界的影响,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公共关系学学科定位与归属的争论(孔春梅,2010;阎昭武,2005)、公共关系学存有的问题(孔燕,2006;杨晨等,2011;阎昭武,2005;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06;张丽,2014),以及完善公关实践与教学的各种策略(姚庆,2011;杨晨等;2011;任毅,2009;叶茂康,2006)等并不统一,甚至争议很大,同时国内公共关系专业教育及学科建设本身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定位归属不清引发学科内容争议等愈发突显,由此引发学科建设和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当下学界争议热点。

二、国内本科公共关系学专业建设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公共关系学建设引发了国内一个小高峰期,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直接引进西方的公关教育课程内容开展国内的公关教育,同时存有聘请国外学者到国内高校开设和指导公关教育。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最先在1983年开设公共关系学等相关课程;1985年,深圳大学成为开设公共关系学专业的专科院校。第二阶段标志性事件是1994年中山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公共关系学的本科专业,同年,中山大学设立了公共关系学方向的研究生。这期间的特征集中表现为高校公关专业数量上的不断增长而相对缺乏提升公关教育的研究深度以及国内的适应性环境。第三个阶段,可从2003年复旦大学开设国内第一个公关专业硕士点,随即开始以培养公关方向博士研究生作为标志,自此公共关系学的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和规范等,使得公关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概括国内公关专业的建设现状特征,集中表现如下。

1.公关专业建设规模近几年保持稳定,但专业分布院校不平衡。发展至今,国内已经有很多学校设立了公共关系学的选修课、必修课,十几所高校设立了本科公共关系学专业,其中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还开设了公共关系学专业硕士学位,更有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含有公关博士点。到了2015年,国内本科公共关系学专业开设的学校数量有19所,统计显示,公关院校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还存在空缺,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勻现象。此外,高校设立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点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高层次的公共关系学专业的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2.公关专业建设的专业特色差别较大,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如中山大学坚守所提出的“善策划、懂管理、会传播”人才培养定位经验,并与新旧媒体融合背景结合起来,对企业公共关系予以主要关注;中国传媒大学依托该校广告学学科优势,突出舆情研究、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强项;东华大学拥有城市形象研究的良好基础,并主要向甲方输送人才;上海师范大学致力于女性公关人才的培养,主要向乙方输送人才;大理学院努力打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招收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致力于培养英语8级+公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国际公关人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活动频繁;广西财经学院主要培养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公关人才;华东师范大学招生人数较少,主要走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道路;中国计量大学依靠其东部沿海省会优势,培养学生面对危机的处理能力,成为危机公关的专业人才。总体分析,各校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道路,均依托校院师资、校院办学特色等资源,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走势,办出符合社会、特别是企业的需要相对缺乏。

3.公关专业的学科归属促使基础课程类同性高,专业特色性课程和内容创新性不足。公共关系学专业一般以6门学科基础课作为基础(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传播学、管理学几个学科代表性课程),同时积极发展7门专业主干课程(含公共关系学、公关写作、公关形象、公关调研、公关策划、公关案例、公关传播等专业化课程)。但各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有一定的偏差,如注重国际公关培养的会加强语言类课程和教学内容;对于企业公关人员的培养,注重实战性和综合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综合能力培养。虽然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课程内容不一样,但一些课程内容都是殊途同归,站在某一角度看都是一致的,有待创新性发展。

三、当前公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科理论研究不够。由于对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的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缺少深刻的理论研究和理性认识,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表现为培养方案制订简单模仿、开设课程跟风的特点。

2.不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律。受重科研轻教学观念影响,加上美其名曰为给学生减负,在不尊重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课程不断压缩。公共关系学专业本来就是综合性、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学科,自然课程广博而杂多,学生学习后也具有广泛适应性,无论考研还是就业,灵活性都比较大。这本来是该学科的优势,但是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反而降低了学生竞争力。

3.高水平师资匮乏,影响学科发展。公共关系学专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高水平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许多院校既不自主培养师资,也因编制已满不引进教师,更不愿意外聘外请教师,教师跨学科、兼职授课成为常规。

4.過于依赖市场和就业导向。大学不仅仅是培养合格的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更是培养人们一种文明素养、思维方式、自我更新学习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因此,不能在课程设置上完全依赖市场和就业导向,导致教师和学生功利性很强,那些基本的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无人问津,人类文明传承走向世俗化。另外,靠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当前赚钱的专业,大家都趋之若鹜地开设,四年下来,人才需求已经饱和,造成人、财、物、时间、生命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孔春梅.关于财经类院校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4):23-27.

[2]阎昭武.中国高等教育公共关系学科建设调查与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5,(03):109-112.

[3]孔燕,侯平.我国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建设:进展与前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3):10-12.

[4]杨晨,纪华强,张宁,虞华君,霍荣棉.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5):1-6.

[5]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编辑部.中国公关教育二十年[J].国际公关,2006,(05):70-74.

[6]姚庆.美国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特性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04):123-125.

[7]任毅.浅谈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商业经济,2009,(06):117-118.

[8]叶茂康.公共关系本科教育探讨[J].国际公关,2006,(06):76-77.

[9]张丽.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2(2):87-89.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chelor of Public Relations in China

JIN Ying,QIAN Wen-li,WU Yong-s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s,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As a new subject,public relations edu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work in China has taken on scale and system.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estic undergraduate public relations profession.At the same time,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omestic public relations profession,so a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public relations profession.

Key words:public relations;subject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