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前沿课程与人才培养

2021-8-11 17:15:05点击:

尹飞 谢骁

[摘 要] 新农科建设为农业类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宁波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要对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家战略,依托宁波“一港两湾”海洋产业优势和“海洋经济中心区”的特点,以海水养殖为背景,围绕东海混水区特色物种与养殖环境展开研究型教学。通过水产养殖前沿课程的建设,加大推进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科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突出创新能力、广阔国际视野的农工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 新农科;水产养殖前沿;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宁波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新农科水产养殖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JYXMXYB202082)

[作者簡介] 尹 飞(1980—),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系教授,副主任,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8-0149-02? ? [收稿日期] 2020-08-13

一、新农科的提出及建设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七大战略”,包括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

2018年11月13日,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作了《学深悟透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支持云南高等教育提质量上水平创特色》专题报告,提出各高等院校要把握好“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推出一流金课、实施一流认证、打造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加快推进三级专业认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这个核心,做好各项工作[1]。

2019年6月28日,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诞生地,共同商议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2]。2019年9月5日,习近平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

“安吉共识”提出了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的新理念[4];2019年9月19日,“北大仓行动”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的新举措[5];2019年12月5日,“北京指南”推出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新农科建设的主要建设目标是推动新农科建设,一年成型——发生农林高校基本面的改变,三年成势——产生农林教育基本格局的变革,十年结硕果——形成农林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范式[6]。

二、新农科下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传统农科主要着眼于农科领域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养,知识体系涵盖范围过于狭窄。新农科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专业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有机结合。在新农科人才观的指导下,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够全面推进我国“三农”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铭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较强创新意识、领军能力和社会责任的优秀农业人才。

水产养殖专业要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依照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体现毕业生的发展预期,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育、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作为综合性院校里的涉农专业,围绕建设新农科的要求,针对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急需,要加强综合智慧和新型技术、科技伦理等方面的培养,培养方式也将更多地应用电子化、信息化等新型科学技术。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对水产、力学、通信等传统学科专业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推进创新型、多元化卓越人才的培养。以宁波大学的“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的建设为抓手,与力学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教学机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力争打破学院、学科间的界限,做到实验室融合发展、资源共享,以创新海洋科技教育,服务地方海洋经济战略为专业改革方向。

本校水产养殖专业经多年改革发展已初步建成了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竞争力强、知名度高、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一流优势和特色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按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浙江省水产养殖产业提升计划”为指导,对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家战略,依托宁波“一港两湾”海洋产业优势和“海洋经济中心区”的特点,以海水养殖为背景,围绕东海混水区特色物种与养殖环境展开研究型教学,培养深度对接浙江海洋经济的人才。

依照本校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以创新、服务和产业化为宗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为蓝图,发挥本专业“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优势,通过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等手段加大对本科生向硕博研究型方向的发展,培养一批具备强烈社会责任、较强创新能力、扎实专业知识、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很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农工理复合型的拔尖创新水产人才。

三、新农科下水产养殖前沿课程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水产养殖前沿课程是一门包含水产专业各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关于世界范围内在水产养殖领域应用的新技术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前沿信息的高阶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水产养殖领域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的见解与分析,内容涵盖捕捞渔业与水产养殖业的比较、水产养殖环境、水产养殖系统结构、饲料与营养、养殖品种选择与主要经济种类及水产养殖管理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关于水产养殖领域的未来发展热点,为其未来从事相关领域职业提供指引。

(一)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標

知识目标:了解新技术在水产养殖业各个环节的应用,包括优势和缺点,了解整个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能力目标: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水产养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能寻找支撑观点的相关论据。素质目标:启发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水产养殖领域的发展。

要规范水产养殖人才的管理,探索建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大推进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科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突出创新能力、广阔国际视野的农工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7]。

(二)课程建设方向

传统的水产养殖知识逐渐地会退出新农科的知识范畴,而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神经和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所涉及的生命科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人文科学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等交叉融合知识将会进入新农科背景下的水产养殖的知识范畴。同时,新农科的实施,将缩小传统农科与工科的距离。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为集约高效农业提供了契机。愿意学习新农科下的智慧水产养殖并从事相关农业生产的学生将增加,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要围绕水产养殖产业需求,把生物技术、海洋学、海上设施、大数据分析、土木工程、流体力学、人工智能、食品加工等新技术和食品安全、农业农村治理等方面的知识纳入进来。深化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和智能化水产养殖的理念。

在教学手段上,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形成具有水产养殖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创新培养计划,体现精英教育和农工复合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学生基础知识,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思政建设

水产养殖前沿课第一部分的导论和世界渔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非常重要,在讲授时要尽量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讲授鱼类资源基本理论和状况时,要让学生了解渔业生产在养活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为人们提供生计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重要意义。通过本章节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渔业资源、水产品的开发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判断养殖、管理及加工中不同措施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到发展“绿色渔业”和“生态渔业”在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控中的价值及意义。

讲到新农科下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过去传统落后养殖模式的局限及无序养殖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意识到开展基于新农科的现代化智慧水产养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向学生展示未来将机械化、装备化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到水产养殖中的意义和前景,使得学生真正树立爱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意识[8]。

(四)教学梯队建设

由于本课程涵盖了水产养殖的多个领域,需要依据教师们的研究方向与教学课程相匹配的原则,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爱教重教、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为了增强对国际水产现状的了解,引进具有海外一流学科背景的高水平人才,聘请对应专业的国外师资力量来本院上课,以“一流专业”建设吸引“一流人才”,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团队协作编写教学大纲、合作上课,开展课程思政,达到“一门课能有多人上”的效果。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同行评价、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教学效果良好的自制多媒体课件。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水产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校级微型党课比赛”等。加强顶层设计和经费保障,制定水产养殖专业建设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全额资助建设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发表教改教研论文或出版教改教研专著。学院组成名师培育小组,多方位给予协助。

(五)课程考试

本课程由多位任课老师讲授,期末考试采取小论文的评分形式。因此要在课程首节课向同学说明论文内容的要求及评分标准。本课程所涉及领域较广,主讲老师在拟定论文题目时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不限定具体题目。要求经过学习后对水产养殖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位老师的授课内容产生了兴趣,根据个人的兴趣可以围绕某一位或者某几位老师的研究领域来写,但主题要集中,要有侧重点。围绕本学期课程内容,聚焦水产养殖相关学科,包括水产育种、水产病害、水产养殖与环境、水产营养等,撰写一篇与新农科理念相结合的综述性论文。二是拟定题目,如“现代养殖管理模式下的水产养殖动物疫病的防控研究及展望”或者“水产养殖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与‘新农科理念的结合”“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挑战”等[9]。要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如论文占期末总成绩的50%,论文评分按照满分100分计算。论文内容契合题目(50分)、格式符合论文规范(20分)、有自己的见解(20分)、参考文献规范(10分)。为了防止格式的混乱,要提出具体要求,小论文要求字数3000以上,论文书写格式要严格参照水产养殖领域期刊的格式要求撰写,如正文小四、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错别字、参考文献数量少于10篇、格式混乱、文章主题不清、抄袭、标点符号不规范等均为计分点。

参考文献

[1]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云南大学召开[EB/OL].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164090/0d96uwOyl8iyDY6yviHkowX9DtDQ0QxyquVtPu6fFAyxgdJHKPl6T4YhGfIVHlJCNRIqJkWKuvN_7SSPY_-k2e5g8PU_1SJDqZrC[2018-11-20]

[2]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105-106.

[3]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894488807469119&wfr=spider&for=pc[2019-09-06]

[4]张盖伦.新农科建设有了“施工图”[N].科技日报,2019-07-04(8).

[5]“新农科”建设开启“北大仓行动”[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5):110.

[6]新农科建设推出“北京指南”[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6):104-106.

[7]田海军,伦峰,杨东辉.水产养殖学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河北渔业,2020(3):59-62.

[8]李继福,吴启侠,李燕丽,李俊凯,漆栋良.“新农科”背景下《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科技风,2020(6):42-43.

[9]张平伟,贺露尧,蒙绒娟,梁叶叶,王勇.基于互联网+水产养殖水质的远程控制系统[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