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9期·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2-6-21 11:19:52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9期

罗来龙 彭娟 郭得科 李欣奕

[关键词] 课程思政;科研素养;学术规范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案例教学的数据科学研究中的科研素养培育”

[作者简介] 罗来龙(1991—),男,云南永善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研究;彭 娟(1980—),女,湖南汨罗人,学士,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工程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技术研究;郭得科(1980—),男,甘肃景泰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先进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9-0141-04 [收稿日期] 2021-10-05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国防科技大学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更应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自身军事和政治教育优势,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军队和国家输送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国内外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日益突出,为学术共同体、国家财力和科研人员学术生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玻尔曼事件[2]、韩国黄禹锡事件[3]、日本小保方晴子事件[4]等学术不端事件依然警钟长鸣,抄袭、篡改数据等行为也屡见不鲜。为此,国内多所高校面向广大研究生开设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系列课程,旨在让研究生们在学术生涯初始就牢固树立诚实、负责、可信的良好学术风尚,以及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科研精神[5]。

国防科技大学于2020年春季首次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研究生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课程[6]。本课程教学目的有二:首先,通过学习,学生能在情感上认同学术道德与规范,掌握学术研究中的基本原则、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规则,自觉树立良好的学术风尚,提高自身的学术品位,做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科研工作;其次,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科研思维方法,熟知学术论文发表的全过程,初步具备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7,8]。从教学内容设置上看,充分发挥其课程自带的思政属性对于实现其教学目标而言意义重大。本文从培育科学家精神和树立正确科研观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本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9,10]。

一、培育科学家精神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自主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众多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这些成就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在科学家精神驱使下的辛勤劳动。针对“研究生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这门课程,本文从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求是精神三个方面对科学家精神进行案例库构建。

(一)爱国精神——以“两弹一星”科学家钱学森为例

钱学森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由于钱老回国全身心投入,中国原子弹、导弹的成功研制和发射才能如此迅速和顺利。

钱学森于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资格,师从著名空气学专家冯·卡门教授,与其共同创立了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在科研和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留美任教之后,他于36岁便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钱学森在与十几名留学生的聚会上说道:“我们都要争取尽快回国,人民的中国非常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1950年,钱学森一家准备从洛杉矶离开美国,却被美国移民局拘留十五天并遭受非人折磨。保释之后,钱学森仍然被特务监视,在洛杉矶家中软禁5年之久。期间他仍然未放弃斗争,不断向美国移民局提交离境申请。经过中国与美国的谈判和交涉,最终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从洛杉矶启程回国。回国后,钱学森马上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抓紧从科技创新方面对我国实施遏制,试图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大研究生群体作为我国科研的生力军,要向钱学森学习,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相结合,夯实基础、志存高远,怀揣着对党、对军队、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围绕国家和军队需求開展科研攻关,为强国兴军做出应有贡献。

(二)创新精神——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例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让全世界亿万人民远离饥饿,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先生及其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探索真理。袁隆平先生初出茅庐便敢于对国际权威进行质疑,特别是大胆质疑了米丘林、李森科倡导的遗传学说,另辟蹊径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提高产量,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袁老常对人说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是其不断追求创新、持续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从未停歇,三系法、两系法、第三代杂交水稻,水稻亩产700千克、800千克、1100千克、1500千克,从水田到沙漠,不断推陈出新,树立新目标,解决新问题。袁隆平说:“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正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科人不计个人得失,敢为人先,攀登高峰,勇于创新,才使得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号召广大研究生群体向袁老学习,发扬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不要自满,不要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生命不息、创造不止,解放思想、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推进科技兴军、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

(三)求是精神——以“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竺可桢为例

竺可桢院士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物候学创始人。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带领学校1000余名师生举校“西迁”,不曾耽误任何教学科研工作,并形成“求是”精神作为浙江大学校训。

“求是”精神就是排除万难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盲从、不武断,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其既是科学精神,也是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革命精神。竺可桢经常举例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伽利略等人坚持自己科学主张的事迹,为了坚持地球围绕太阳转、日心学说不惜與教廷和国会对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潜心研究,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才能甘冒不韪,真理才最终得以昭示。竺可桢身先士卒践行求是精神,从1954年到1965年,12年的时间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山川河流,跑遍了大江南北,为我国自然资源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了宝贵资料。

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广大研究生学子要以竺可桢为榜样,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不迷信权威,敢于实验、敢于调查,养成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锻炼思辨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真理。

二、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校长就职演说上说过:“大学学生应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研究生更是如此,不但要学习,更要做研究,生产新知识。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恪守学术诚信、树立正确科研道德观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先后爆出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败坏学术风气的案例,为个人和高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更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技繁荣。下面,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念,通过引入大量正面/反面案例进行教学效果强化,进一步加深学员的认识。

(一)科研学术诚信

人无信不立,科研学术诚信是科研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抄袭、篡改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均是学术诚信缺乏的具体表现。科学研究是采用理论推导、科学实验、仿真模拟、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于个人而言,学术不端行为限制研究生自身的学术前途,亵渎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腐蚀个人价值观念,扼杀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于单位和集体而言,错误的科学研究结论导致科研资源浪费,阻碍科学进步进程,败坏社会风气。

当前,国内几乎每年都有因学术诚信缺失导致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发表论文,伪造数据、伪造证明文件、考试作弊、替考代考等均属于科研学术失信范畴。新时代的研究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要严于律己,对科学研究保持敬畏之心,形成严谨的学风,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可靠,为学术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科研学术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科研工作者在学术活动中需要遵守相应科研学术规范,对投稿流程、成果署名、文献引注等都有约定俗成的统一要求。一稿多投、侵吞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捏造科学事实、伪造文献和注释、违规署名等均违背科研学术规范。学术成果形成之后,其撰写、引注、署名、投稿、审稿、录用、出版全过程都有严格的规范,既实现了学术成果的共享,也保证了学术共同体中每名成员的健康发展。若为一己私利打破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规范和流程,将会为学术共同体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都会发布多起学术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代写代投、数据造假、署名不实、擅标他人基金项目号、虚构同行评议意见、申请书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屡禁不止。大到申请项目、发表论文,小到引文引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规范,以保证各项活动能正常进行。研究生群体要深刻理解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以身作则,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严谨治学,遵守各项规范,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和团队荣誉负责,不走歪路邪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成果质量才是每位科研人员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科研学术伦理

客观真理是科学研究的一贯追求,科研工作者通过科学实验、理论推导、仿真模拟和数据分析来探索与认识客观世界,其工作本身是中立的。然而,科研工作者本身具有主观价值取向,或好或坏,或正义或邪恶。科学是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掌握它的人如何使用。科研学术伦理就是引导科研工作者不要向违背人类伦理的方向发展科学。

涉及人类、动物作为受试对象的科学实验,要严格遵守约减、替代、优化的原则,寄予足够的人道主义关怀。在保证此类科学试验是必需的、无可替代的前提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之后,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操作人员实施。此外,当前很多研究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其中不乏多项个人隐私内容,数据匿名化处理、保障被试群体的个人隐私也是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伦理要求。再者,科研工作者还必须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在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申请和维护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保障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科研工作是崇高的职业,广大研究生要在学术生涯开始之初就树立正确的学术伦理观念,杜绝为了一己私利破坏或损害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更不能故意伤害生命,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自由探索,用高质量科研成果推进人类进步和发展。

(四)科研学术责任

学术责任更多体现为科研工作者服务社会的责任。蒸汽机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的普遍使用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普及让人类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为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提升,使人类生产生活得到质的飞跃。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家研究成果能直接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以提高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形式实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技工作者要有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使命感。进入信息时代,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作为工科研究生,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并将成果用于正途,不以科学研究为借口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不仅是高校、研究所/中心的科研人员,各大企业也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巨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税收、就业、职工保障等方面,更体现在支撑社会进步和科技繁荣上。研究生无论未来是选择继续战斗在科研岗位还是奔赴企业生产一线,都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用所学所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福利。

结语

“研究生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及同类课程的开设十分必要,其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政属性。本文从培育科学家精神和树立正确科研观两个方面入手,号召研究生群体见贤思齐,夯实基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走歪路邪路,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在正確的科研观牵引下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推陈出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