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2期·“市场调查方法”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协同育人功能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2期
[关键词] 市场调查;思政元素;实事求是;课程育人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统计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207051360021XN199)
[作者简介] 李红梅(1971—),女,山东济宁人,博士,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与市场调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2-0165-04 [收稿日期] 2021-07-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可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如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为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市场调查方法”是专门介绍有关市场调研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我国高校如统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中,根据自身专业需要,均开设了相关课程。本文从统计学专业视角,挖掘和提炼“市场调查方法”课程中的思政元素[2],探讨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从而在践行“三全育人”中凸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
一、“市场调查方法”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价值论和唯物史观之中。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实际情况作出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然后据以实施统计分析,指导管理决策。搜集真实可信的客观数据,正是“市场调查方法”课程的基本任务。
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工作方法。毛泽东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寻乌调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成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珍宝。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专门撰文《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规律,然后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和推动下一轮的调查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使认识理论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这些重要理念应始终贯穿于“市场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二)“解剖麻雀”典型调查体现了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
典型调查是指通过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典型,从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调研工作方法。毛泽东曾把典型调查生动地比做“解剖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解剖几只麻雀,可以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通过对典型人物、典型事物、典型单位的科学剖析,达到对普遍情况的真正全面了解和对一般规律的正确认识。
市场调研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定性调研方法,即个别深度访问,简称“深访”,其实就属于一种“解剖麻雀”的典型调查方法。深度访问是一种无结构、直接、一对一的定性调查形式,筛选访问对象时,要求具有典型性,具体实施时围绕某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而深入的访问,用以揭示调查对象对某一社会或市场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或看法,看重的是对目标问题的深度剖析与洞见。深度访问一般用在调研前期的探索性阶段,比如在问卷设计之前,为了准确把握调研的概念、范围和调研目标人群的大致特征,或了解更加复杂的营销管理行为,选择典型人物,如政府官员、企业高层、某领域专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访问。在问卷调研结束之后,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深度访问,用来验证或解释调研中基于数据的某些发现是否合理,因果关系的推断是否恰当,借以判断调研中是否存在个别偏差,对存在的明显偏误给出符合逻辑的科学解释,以便最终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提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建议。
可见,在市场调研中,正确运用“解剖麻雀”的典型调研方法,可以使问卷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普适性,使调研结论更加符合认识规律,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
(三)抽样方法体现了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引起原有状态的改变,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为了正确反映这个“发展变化”,需要不断组织实地调研,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信息。在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是最为重要的方法基础,本着客观随机的原则,用样本推断总体,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对目标总体特征给出具有一定精度的估计,窥一斑而知全豹,反映了部分与总体的必然联系[3]。
调研中抽样方法的选择与样本随机性的要求体现了从客观实际出发,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处理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首先,不同的抽样方法,比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不等概率抽样等均有其不同的适用场合,我们该选择哪种抽样方法、分层抽样如何分层、整群抽样如何分群、抽样时如何使用样本的辅助信息、如何使用不等概率思想等,这些问题需要调研人员事先充分把握总体的内部构成和个体之间的联系方式,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次,为了使样本能够真实科学地反映总体信息的变化,需要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这就必须保证抽样的客观性与随机性,从大量随机偶然的个体变化中,推断出总体的客观必然特征,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向学生传递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B5056695-3A62-488D-B89B-0B98875D2A36
(四)误差思想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复性和前进性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透过实际数据,洞察事物的变化,形成看法或认识,从而提出合理建议,指导下一轮的调查实践。从本质来看,这恰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过程。
在市场调研中,我们的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客观事物,作为认识基础的调研方法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决定了调研误差存在的客观性,调研结论只能相对正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调研总体的客观变化。所以,实地调研之后,需要做出必要的误差分析,分析其来源,估计其大小,并对误差形式进行合理分类,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哪些是客观随机误差,哪些又是主观人为误差。市场调研中误差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体现出人类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针对市场调研中的误差,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组织流程、改进调研方法、培训访员与被访者等手段尽可能减少误差,但也不能盲目追求误差最小化,因为缩小误差,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并且随着成本的增加,边际效用呈现递减。任何一次调研,都是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尽可能地节省调研成本;或者在限定一定调研成本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缩小误差提高精度。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调研中相对正确的结论与误差共存的事实,为下一轮的调研实践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市场调查方法”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
(一)锤炼学生实事求是、诚信做人的思想品格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市场调查方法”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个科学论断进行了有效继承并发扬光大。坚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教学目标创新性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学目标上,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据调研方法,遵循规范的数据采集流程,灵活使用各种统计数据分析工具,实事求是,提高调研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得出相对合理的调研结论;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上,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正确使用调研数据,不歪曲事实,不篡改数据,锤炼学生实事求是,诚信做人的思想品格。
(二)培养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时代开拓精神
“市场调查方法”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的客观世界,主要是客观经济或社会现象,是包罗万象、千变万化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既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又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两者并不矛盾。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为了和变化的客观事实相符合,是为了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和遵守客观规律;而实事求是的内涵本身则包含有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可死板教条,生搬硬套。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洞察社会,多渠道采集数据,用多种方法分析调研数据;打破条条框框束缚,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陋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培养学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开拓精神。
(三)提升学生有效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能力
“市场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从管理、策划、调研、分析、咨询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该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等实践育人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架起理论—实践的桥梁,培养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市场调查方法”课程在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有效实现了两个“贯通”。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上,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统计分析软件”“多元统计分析”“统计学导论”等多门统计学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点有机贯通;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上,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将统计学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贯通。因此,“市场调查方法”在培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到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能综合培养学生驾驭统计知识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4]。
2.架起“校内—校外”的桥梁,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与就业能力。“市场调查方法”课程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校内的教学实践,而且进一步向校外拓展。我们不断发掘机会将实践教学成果推向社会,架起了一座“校内—校外”的桥梁,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直通职场。
首先,我们十分重视市场调查相关的学科竞赛。近十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商业统计学会联合组织举办“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我们以大赛为依托组织教学实践,将大赛不同阶段与课程的教学环节充分糅合,以赛促教,将教学向纵深拓展,为社会量身打造高水平市场调研咨询人才。其次,组织学生与政府或企业进行合作,这是一种双赢互利的课程实践活动。一方面,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政府或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机会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锻炼,直面实际问题,积累实际经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将来更加有效地服务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做市场调研,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综合了方案策划、数据调研、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报告撰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调研报告展示又体现了学生小组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与文案展示能力。所以,做好市场调研,不是一两个人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依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团队协作力量。
“市場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主要通过实际的调研项目训练展开,项目的完成必须借助于团队的力量。我们一般要求学生3~5人自愿组成一个教学小组,从学期初拟定市场调研题目、方案与问卷设计,到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再到学期末完成调研报告撰写并进行课堂展示,一系列的“进阶作业”均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学校调研平台安装的市场调查数据采集系统集访员管理、样本维护、抽样、配额管理、过程控制、样本审核、访问结果管理、实时统计分析于一身,可以针对网络调研、面访、电话调研等不同形式的市场调研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学生仿佛置身于市场调研公司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分别扮演项目经理、访员、督导、数据分析人员、技术总监等不同角色的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B5056695-3A62-488D-B89B-0B98875D2A36
結语
综上所述,“市场调查方法”课程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桥梁作用,通过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结合起来,在课程中注入思想政治理念,传递多样化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论、价值观理念、理想道德、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5]根植于日常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上一篇:2022年第12期·地方高校机电类人才教育国际化培养探究 2022/6/16
- 下一篇:2022年第12期·“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