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5期·以党史学习教育促立德树人及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5期
郝曼 刘春龙
[关键词] 党史;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康复评定学示范课堂”(粤教高函〔2021〕21号);2021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史研究课题“以党史教育促立德树人及课程思政建设”(2021GZYDJ06);2021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康复专业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广中医校办〔2021〕105号)
[作者简介] 郝 曼(1982—),女,安徽滁州人,物理治疗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康复治疗师,主要从事康复医学研究;刘春龙(1980—),男,河南信阳人,物理治疗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康复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037-04 [收稿日期] 2022-01-2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1]高校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融合,推动青年大学生坚定自觉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奋斗[2]。高校教育工作者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如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中厚植伟大建党精神、爱国精神、工匠精神,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水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兼具技能和素养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本课题的研究核心。
一、党史学习教育及课程思政建设现况分析
當前,各高校紧跟党中央的步伐,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示精神,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从党的发展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激励青年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已成为教育探索的一个热点[3]。
(一)党史课程思政建设尚在起步阶段
目前,高校的党史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必须不断加强党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4]。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系统性不强、吸收效果差、缺乏正确认识等诸多问题,亟须改变当前现状,优化教学方法,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实现自我发展[5]。
(二)缺乏相应的师资队伍
党史学习教育要有机渗透融入课程体系中,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必须要求高校要有数量充足且结构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系统完善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体系提供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6]。目前相关师资还较为缺乏,高校建立优良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尤为重要。
(三)缺乏党史渗透的课程思政经验
想要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党史课程思政教学,必须要有系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方案,这一系列问题目前许多高校仍在积极探索之中。目前,高校的党史课程思政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课程设计不够合理,难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7]。党史学习教育渗透课程体系及教育环节存在诸多不足,要结合高校办学特点及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探索一条以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新途径、新思路。
二、以党史学习教育促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意义
(一)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高校是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传授知识、塑造灵魂的时代使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满蓬勃朝气的当代大学生,是继续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人才资源和力量支柱。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对于中华民族实现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通过以党史学习教育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可提升教师的立德树人水平。
(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巧妙地融入党史中的知识要点和思政元素,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受到党史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熏陶,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大学生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
(三)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医学院校既要传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医德高尚的人文精神。通过充分发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开展的认同和接受程度,有助于塑造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做人做事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党的领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家国情怀,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术双馨的医疗卫生人才。
三、以党史学习教育促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目标
我党历来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充分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引导青年大学生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而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通过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改革的大潮中,精选学习内容,挖掘党史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引领学生学党史,悟思想,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四、以党史学习教育促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打造素质过硬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要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党史课程思政教学,首先需要提高教师对党史的相关认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党史思政元素的认知和理解[9]。高校教师要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共同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展开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可开展集中备课、集体攻关与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举办各类党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学校应树立明确的教学与教研导向,开展党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研课题的申报、教研成果的评审等,从而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
(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高校教师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直接实践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只有教育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对立德树人的认识,使教师能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实际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展开积极探索,才能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教师要在开课前进行课程设置,围绕党史中的事件、人物和精彩故事等,充分挖掘党史与专业课交融的思政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增进大学生的认同感。
(三)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
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如何无缝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大多数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都需要加强专业培训,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水平。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标准、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将专业发展史与党史知识有机融合,用专业领域内知名人物的爱国奋斗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渗透到课程学习中[10]。同时,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专题讲授、分组探讨、实践教学、情景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四)构建“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融合模式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搭建党史育人网络平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各大网络媒体的作用,建设好党史育人网络平台,通过推送微党课、红色纪录片、党史著作解读、党史人物故事等宣传好党的光辉历程和党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增加学生学党史、悟思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善于利用AI、VR、3D等虚拟新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党史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五)整合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开展党史育人实践活动
高校应充分整合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育人实践活动。利用好重大纪念日、重大节日、重大党史事件中蕴含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重大纪念或庆祝活动;挖掘好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同时,邀请本地党史研究专家及老红军等进校园作报告、作分享,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
(六)创新党史融入课程思政的评价方式
党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与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的考核理念不同,我们需要切实改进评价方式,积极探索用多种评价手段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党史融入课程思政考核,要明确过程性考核比结论性考核更重要,除传统的笔试中要增加思政元素外,还要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学生在党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力与认知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考核的过程化。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担。本研究基于党史学习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将党史中的思政元素、红色基因渗透融入专业课程中,通过不断增强师生的专业认同感,促进高校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探索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中,有着较强的开创性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上一篇:2022年第25期·新林科背景下“森林保护学”课程教学改革与 2022/9/20
- 下一篇:开学季到来如何尽快适应留学环境 202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