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1年第45期·地方高校特色的“以本为本”促“四个回归”

2022-7-26 10:39:31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5期

周毅 张平 陈世勇 邹长明 汪建飞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以本为本;四个回归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安徽科技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强基固本背景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凝练与升级”(X2018004);2014年度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函〔2014〕7号)

[作者简介] 周 毅(1972—),女,新疆哈密人,博士,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和环境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5-0087-05? ?[收稿日期] 2021-03-16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在内,我国高等学校已达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和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1]。而在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首次超过50%,达51.6%[2],说明在经历了1978—2017年的跨越式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在缓慢增长。与此同时,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旨在推进高校专业动态调整[3]。据统计,仅2015—2019年,高校已累计撤销了1291个本科专业,其中仅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招录院校由约67所缩减至目前约51所。2020年,又有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撤销了该专业[4]。因此,作为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高等农林教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入学后转专业率高和大学毕业后“结构性失业”现象突出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发掘自身优势、总结并持续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传统农科专业建设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而为提升新农科建设质量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本为本”是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得天独厚的落脚点和长期积淀

国内“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的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时期。在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已有“农业科之目四,一曰农艺学、二曰农业化学、三曰林学、四曰兽医学”[5]的规定。历经100余年,从早期基于解决土壤—植物—肥料三者的关系,通过施肥达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和培肥土壤目的的农业化学相关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发展到基于解决现阶段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专业名称由土壤农化更名为土壤与植物营养后,又再次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其隶属门类及专业类别也从农学门类下的环境生态专业类,更名为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专业类。2019年,在植物生产类专业新增了农药化肥专业[1]。推测是更名后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其课程体系中弱化了肥料学科相关课程的结果。因此,在专业深度、涵盖知识范畴及其学科归属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始终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

虽然以施肥记载推定,我国农业化学知识的萌芽可溯源至公元前11世纪至4世纪,但以发展农业为目的的较为系统的相关科学研究则被认为发端于1930年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成立。该研究室主要开展了土壤概图和《中国之土壤》编著、区域土壤调查与分省土壤图编制、若干土壤类型建立、土系的调查与初步整理,以及土壤性质和土壤肥力探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为专业的科研、教学和产业部门造就了一批领军人物[6]。根据各高校官网介绍的专业历史沿革与现状可以看出,自1936年起,土壤农化专业陆续在各涉农高校设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而自1959年起,又陆续开始招收研究生。截至目前,部分高校的硕士在校生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本科生。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植物营养学家张福锁院士任首任院长,其推动建立的分布于全国14个省(直辖市)的26个科技小院挂靠其中,有了相对正式的身份。可以预见,这必将继续为兴建新农科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培育及创新创业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战略等提供更多更好的示范和平台。由此可见,当前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办学水平不同的高校均可利用其专业建设定位、长期积淀和发展机遇,以本为本,从知识面和专业面及职业能力两个维度,引导学生向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应用型等多元化分类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不同层次的本科人才需求提供保障。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2020年,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64名应届毕业生中,共计有26人被10所院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40.6%。其中升学专业为本学科方向的达79.6%,专业硕士占46.2%,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總体发展目标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成果。

二、在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愿景下,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四个回归”的实施路径与挑战

本科教育是大学保持卓越的看家本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7]。基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和大学生职业发展呈多样化态势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结构,因此从高校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办学特点出发,明确办学定位,并承担相应类型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其根本。这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应用型高校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依据。具体到每一个学校,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无疑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机制,进而展现“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新范式。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在过去的两年中,结合持续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及实施“复合应用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四个回归”。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及发展战略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设计,加强建设,坚持内涵发展。确立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后,把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办学的首要任务,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动权实现发展的主动权。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学校建设发展与师生员工个人发展及切身利益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关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保障,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同时,各项工作都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坚持质量第一,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的执行、考核、监督和奖惩机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更新管理理念,强化管理责任,坚持依法从严治校;重视制度创新,狠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优良的校风、学风特色,“知识结构优、敬业精神强、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普通本科教育人才规格特色,“双师型”的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人才规格特色,以及面向高职、强化应用的研究生教育特色等,既锐意进取,又积极稳妥,使学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壮大发展。近两年来,根据《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试行)》,学校制定了《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方案》(2019—2022年),从学科体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平台建设等9个方面提出了48项建设任务,为引领学校全方位贯彻坚持立德树人、振兴本科教育和推进三全育人,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精神开篇布局,实现了对“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聚心聚力。目前,学校已连续5年获安徽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

(二)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思想上再认识、观念上再调整、人才培养上再定位,凝练“四个回归”

学校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育人,持续强化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环节和分类实施措施,处理好“成人”与“成材”的关系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回归常识,成为“基础知识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创业能力强和敬业精神强,立志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内化到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和各环节;以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师德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建设,出台制度规范,设立师德师风专题网站,加大师德师风考核和宣传力度,努力深化教师思政;坚持思想铸魂、党建引领、制度执行协同发力,构建教育、管理、考核、监督、激励、惩处为一体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促教师回归本分,成为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中坚。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需求为导向,围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要求,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和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按照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的育人机制驱动运行,实现“三全育人”工作全覆盖,构筑“三全”“五育”“立德树人”的四梁八柱。着力从顶层设计、课程建设、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大力强化课程思政,推进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构建全课程育人生态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回归倾心培养人才的初心。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秉承“明德、致知、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深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实现将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愿望,促进学校的办学思想回归梦想。2020年,安徽科技学院获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安徽省唯一目录外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全省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2个,示范基本教学活动89个,领先于安徽省同类高校。①

(三)以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作为本中之本,强基固本,夯实校本特色的“四个回归”

一流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抓手[7]。以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为例,在学校“综合改革、分类建设、示范引领和动态调整”的一流专业建设原则,及“分类建设、扶强扶特、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型和增加挑战度”的一流课程建设原则的指引下,进一步确立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新理念。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基于“让师生走进企业、让课本贴近生产、让企业参与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15年开始,本专业教学团队在调研了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13所高校教学计划、25个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两次修改和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基本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因课制宜,采用“翻转课堂”“小组研究实践式”和“项目式实践”等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上,积极推进教师指导下的“理论+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课程达90%。通过统筹安排校内外和课程内外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畢业实习、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创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目标”,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毕业(生产)综合实习和科技创新训练“三个环节”。基础实践层面、专业实践层面和综合运用层面“三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校内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两个依托”及校外国防教育基地、教学教育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和工作见习基地“五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理论教学模式及体系的教学内容既密切联系、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又层次分明、相对独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教与学和谐,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活跃氛围。近几年,在原有8家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专业又新增了中国农科院红壤实验站、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蚌埠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淮上区农业综合服务站、凤阳县小岗村和安徽公众检测研究院等11家校外实习基地。通过选派学生分组去基地实习,在强化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了实习单位的普遍好评。

2.在学业评价上,坚持以德为先,能力并重。研究拟定了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健全能力和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了对学生思维、沟通表达、总结归纳、动手和创造能力的考核。例如,“土壤农化分析”等以实验实践为主的课程考试采用了“操作+口试”的方式;“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采取了“考勤20%+讨论或讲课40%+期末笔试40%”的考核评价方式;而“肥料生产与营销”则采取了“考勤20%+讨论或讲课40%+课程论文40%”的考查方式。过程考核的强化提升了课程学习的挑战性,促使学生在扩大阅读量,加强研究型和项目式学习等课程学习深度的过程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近年来,已申报了150余项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参与发表论文136余篇;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赛事中,陆续取得了金奖、银奖的好成绩。此外,教学团队圆满完成了各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预期任务,并陆续获批省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22项,获得3项含省级一等奖的省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展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双赢,为学校建成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三、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卓越拔尖计划实施距今已整十年。众所周知,从2019—2021年,教育部将分批次通过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建金专、建金课和建高地,以课程改革促进高校“学习革命”,用“学习革命”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使高等教育实现以提质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中,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拟建设专业点17个[8]。在已经公布的两个批次的名单中,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部属高校,及吉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等地方高校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而湖南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等地方高校的该专业则入选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①。但安徽省3所开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院校中该专业均未出现在名单中。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与3所院校的专业建设布局和规划有关,也不清楚如果最终不能入选会给省域内该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冲击。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学科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目前安徽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地方高校农学类传统专业的发展与存续受招生生源不足的限制已呈常态化,这也是地方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探索专业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受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和入学后转专业率高的影响,安徽科技学院在2014—2015年曾一度暂停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招生;2017年,又在恢复统招招生一年后,及时根据学校“注重发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调整了该专业的招生定位,开始面向中职毕业生进行对口招生。目前,据初步调查显示,首批2021届应届对口招生毕业生的考研意向率可达60%以上,报考本校的初试成绩上线人数也首次超过拟录取人数。因此,仅以升学率作为判定依据,通过专业建设各要素的定位及实施路径的调整与优化,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等农学类传统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对准市场机制驱动下的专业动态调整的缓冲空间,可对其专业的存续与发展起支撑作用。因此,面对当前的这种挑战与态势,地方高校农学类传统专业的教学团队,需要通过准确定位并把握适合其自身层次特点的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推进课程、专业、学科乃至学校各个层面教育教学的系统建设和改进,进而达到提升地方高校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