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39期·“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

2023-9-11 13:09:16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9期

曹湘玉,陈月富,胡 柯,金 玲,黄民江

(湖南医药学院 医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临床医学概要”是介绍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综合课程。课程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将其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立联系,为学习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影像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学影像技师对临床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明显上升。而目前开设的“临床医学概要”课程具有学科广、内容多、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学生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更积极地学习“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工作岗位胜任力,需要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临床医学概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临床思维能力弱,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

“临床医学概要”主要教学对象为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而学生对解剖、生理、病理及生化等医学基础知识欠缺,临床思维训练不够,从而导致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二)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法不科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平台,不能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发挥现代网络的教学优势,缺乏创新性。在考试方面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采用闭卷形式,仅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不能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学时少内容多,教学资源共享性差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课时分配较少,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有限,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教学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学生预习、复习、知识拓展的需求,学生能接触到的“临床医学概要”相关学习资源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及系统性。传统课堂知识广度、深度扩展不足,高阶性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

二、教学改革及探索

(一)教学目标设定

针对以上教学问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合理设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培养掌握一定医疗疾病知识、一定临床思维能力、一定临床工作运用能力的“三定”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二)构建网络课程资源

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基于专业能力导向,选取贴近工作岗位、符合专业需求的课程内容,使用学习通平台构建网络课程,每个知识点由预习提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知识检测、知识拓展五个板块组成,内容较完整,教学资源较丰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临床医学概要”线上网络课程资源得到广泛应用,对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理念更新、模式创新、技术运用、课程思政融入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基于学习通、QQ、微信、哔哩哔哩(B站)及虚拟仿真平台,在课程教学中探索并开展“三融五合”教育模式,即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临床情景模拟及信息技术,使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课程与专业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

(四)多元化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模拟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全面实施教学过程

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线上、线下两个层面,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1.课前发布预习任务,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按照授课计划进度,提前1周通过学习通、微信等平台线上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并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讲解发热症状时,要抓住关键词“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等思考下列问题:人体体温控制中枢在哪里,是如何调控体温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引起生理变异的因素有哪些。进一步了解发热的发生机制,讨论发热患者为什么出现皮肤苍白、发红、寒战、肌肉酸痛、心动过速等症状。根据病因思考如何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掌握热型的特点并思考热型为何现在不典型,以及高热患者的降温方式及注意事项。

2.课中多元化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反馈的问题,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法在线下课堂进行讲授,突出重点、难点。例如,在讲解诊断学基础的症状学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传染科常见疾病时,精选典型教学案例,采用CBL教学法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PBL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患者出现临床表现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在讲解诊断治疗时,应用TBL教学法要求学生讨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在讲解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部分采用理实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直观演示及情景模拟等方法。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授课内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讲解症状学发热的病因时,通过视频及图片等形式为学生讲述冠状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过程,讲述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事迹,将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科学严谨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讲解问诊的内容与方法时,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友善、尊重患者隐私的医德医风,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讲解体格检查时,通过床边示教心脏听诊,先捂热听诊器再进行检查,先温暖自己的双手再对患者进行腹部触诊检查,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向学生渗透人文关怀。讲解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时,通过新闻及视频等形式讲述张亭栋和王振义发现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医学的道路上敢于探索、勇于坚持、求真务实、敬佑生命的医学精神等。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同时,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融入临床情景模拟,使课程与专业相结合,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动力,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例如,在讲解脑卒中时,设置临床情景如下:影技专业的学生模拟临床影像学技师给学生扮演的患者正在做肺部CT检查,此时患者突发一侧肢体偏瘫、言语障碍,观察影技专业学生能否根据脑卒中的诊治知识进行判断及处理。此外,信息技术的融入可增加课堂互动,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线下课堂授课使用学习通的选人、抢答、投票等课堂活动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登录问诊及医学影像虚拟仿真系统沉浸式地进入模拟的临床场景中,拉近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为后期进入临床见习和实习打下基础,做到虚实结合,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临床知识的拓展。

3.课后巩固理论,强化技能,拓展创新。课后进行章节知识测试和阶段性考核,以检测教学效果;开展线上师生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绘制各章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分析能力,结合病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反复训练,以强化技能操作,激励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区、医院去拓展临床工作经验,了解前沿进展;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临床科研设计,实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即全过程考核,包括网络学习成绩和期末终结性测试,分别占比40%和60%;其中,网络学习成绩由课程视频、阶段性考核、章节测验、作业及主题讨论等组成。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拓展评价维度,还延伸评价深度,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考核,以考促学,以学促考,实现考学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体现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三、改革成效

(一)掌握一定的医疗疾病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及多发病的知识点理解、掌握较好,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所提升;在校期间,学生积极参与义诊、社区健康宣教及医疗健康志愿活动,具备了良好的表达及沟通能力,增加了知识储备,能达到从事临床工作岗位的应用需求。

(二)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对疾病知识系统的学习,初步建立临床思维,同时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把临床思维融入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斩获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单项奖及团队奖、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论坛二等奖等;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会议论文多篇等。

(三)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的技能操作,而且需要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协作、甘于奉献等职业精神。深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做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融会贯通,增进医患信任,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临床工作能力,增强了临床岗位胜任力。

本课程依托“互联网+”平台实施“三融五合”的医学教育模式,旨在培养“三定”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教育模式对我校当前“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深度融合了课程思政、临床情景及信息技术等,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课程内容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开展形成性考核及系统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力。我们将不懈努力,一直致力于持续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武陵山片区提供优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