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8期·以人文教育为抓手提升“生殖系统”思政育人能效

2022-7-6 14:07:55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9期

张欣然 党幸星 路皖庆 潘爱华 邓小华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校;生殖系统;医学生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JGYB050);2022年度中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立项项目(2022YJSKS029);2022年度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jy118)

[作者简介] 张欣然(2001—),女(彝族),贵州兴义人,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2019级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法医学;党幸星(2001—),女,陕西商洛人(并列第一作者),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2019级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法医学;邓小华(1964—),女,湖南祁东人,医学博士,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8-0033-04 [收稿日期] 2021-09-01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它强调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过程中,以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此后,如何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实施课程思政,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3]。医学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社会与人民对医学生也有着极为严格的人文素质要求,这就更加要求医学专业课教师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梳理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专业课的讲授中,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以“生殖系统”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为例,介绍本课程如何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改革,希望对医学相关的课程思政建设有所启迪和补充。

一、器官系统生殖系统课程简介

“生殖系统”课程与临床结合密切,采用生殖系统常见病例作为课前导学,系统介绍生殖系统的形態结构和生理功能、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病理变化特点,以及生殖系统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等。通过学习“生殖系统”课程,医学生能系统掌握生殖系统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相关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能够提高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将科研与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便未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医疗水平。“生殖系统”课程共28学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教学、生殖系统临床病例讨论、生殖系统专题文献鉴赏[4]。

二、“生殖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国高校一项庄严而紧迫的重要任务。目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合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5]。对于广大大学生,尤其是学业繁重的医学生而言,在专业课外开展高频次思想教育课程或活动是不现实的,这时,课程思政就成为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方式。对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课程而言,由于其讲述的生殖器官及相关知识在家长口中讳莫如深,这决定了它还必须承担起其特有的责任——大学生的性教育,因此,该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要让学生明白男女生殖器官是同源器官的不同分化,不同的性征表现是人类自然的、必然的生理表现,需要学生严肃认真观察,克服妨碍学习的思想。且近年来,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性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故通过“生殖系统”课程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十分必要。

三、生殖系统解剖学课程思政基本原则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石,作为医学类专业主干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课程思政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探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思政元素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切入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进行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寻找课程思政融合点。从而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无言良师”助力医学教育

解剖学是医学生首次接触尸体标本的课程,标本大部分来源于遗体捐献。据此,我们应该讲好有温度的遗体捐献故事,如我国内分泌学科先驱、湘雅老前辈伍汉文教授将遗体捐献给湘雅医学院;2019年度“感动湖南十佳人物”湘雅25岁毕业生吴思、湘雅1949级校友赵存敏等义无反顾地向母校捐献遗体。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中南大学人体科技馆资源,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参观和缅怀遗体捐献者活动,表达对“无言良师”的尊重,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大爱精神。

(二)辩证思维把握解剖全局

解剖学也是理学类专业课程,属于形态学范畴,应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将辩证思维融入解剖学专业知识教学,如生殖器官形态和功能的有机统一、各个器官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如受孕成功有赖于阴道、子宫、输卵管各部结构的完整和功能完善;如慢性输卵管炎症会导致输卵管粘连、输卵管管腔内纤毛粘连,不能将受精卵输送到宫腔导致宫外孕的发生。

(三)教学团队共同参与探索

设置专属器官系统教学团队,要求每位教师在传授生殖系統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结合授课内容联系有关医德的案例或事迹,以及与性相关的新闻事件及社会现象,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在传授学生生殖系统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

(四)联系时事跟紧时代脚步

经过前面解剖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对解剖学产生浓厚兴趣。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好学心强、接受能力强,对时事兴趣更浓厚,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插入时事新闻和热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目的,能更好地完成医学生应有的医德建设。

(五)学生联系生活自主思考

在专业课程教授中,团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案件中因医德缺失引发的医患关系矛盾,思考自身医德的方向;关注由于对生殖系统不了解而导致的性疾病传播等社会案件,从医生的职责和义务入手,思考应该怎么对待医生这一职业。

四、“生殖系统”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索

(一)以德育为本,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教书育人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教师既是教授学生生殖系统解剖学专业知识的老师,又是教育工作者,要立足生殖系统器官系统教学的特点,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将社会正能量引入医学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殖系统”解剖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让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成为有温度的教育过程。

在“生殖系统”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需要有一支道德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师自身品行优秀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在教学工作中,要用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达到言传身教。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授课教师的言行首先应当符合主流价值观,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医学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课程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讲好解剖知识的拓展故事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讲到男性尿道前列腺部时,引导学生观察前列腺窦底前列腺排泄管的开口与尿道相通,性交过程中病菌极易经过尿道、排泄管的开口进入前列腺使其受到感染导致前列腺炎,可直接影响精子的数量和质量,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男性不育。在讲到女性子宫时,联系宫颈癌是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该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借此教育学生在日常交往之中要洁身自好。此外,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数量大,每年900多万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中低龄者、未育者占比大,重复人流比例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妇女的身心和生殖健康[6]。以此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好防护措施,以避免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在文献案例分析中,加强医德教育

在生殖系统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我们会开展多次临床真实病例讨论课,在临床病例中加入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且真实存在的医德教育元素,在讨论课中,让学生开展对医德方面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医德情感。医德元素可以选择正反面进行比较,通过将医术不精、贪图名利的医生与医术高超、无私奉献的医生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优良品质。

(四)结合社会数据与生理结构,加强安全教育

近年来研究发现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流行趋势更加严峻。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年学生HIV感染率(0~13)/10万人。这与学校缺乏性与生殖健康系统教育有关,大学生有性行为活跃但安全性行为意识差的特点,可能将自己置于高艾滋病感染风险中。在一项对高校男生的调查中,有20.9%的男生有活跃的性伴侣,其中有16.4%的男生表示其性伴侣是同性,被调查者与固定异性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总是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是44.8%,在与固定同性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总是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3.3%。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例较高,突出了向大学生普及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7]。这就要求我们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现状,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

(五)讲好有温度的生殖科学家故事

在课程讲述过程中,自然地穿插一些著名生殖科学家的事例,达到对学生的品德及科研精神教育。例如,享有“万婴之母”之誉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主任林巧稚大夫的故事。林大夫一生未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患病时仍编写专著,坚持工作,并且在去世前一天还接生了6个婴儿。鼓励学生学习这种为祖国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結语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科学创新为基本思维方式的教育新模式。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及教学方法探索“生殖系统”各教学环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并构想了人文医学教育途径,以期能对课程思政有更深的理解。未来我们会联系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切实做好师德建设,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期待能够以人文教育为抓手提升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育人能效,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栋梁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