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0期·基于“第二课堂”调研下山东农村家庭安全用药的探究

2022-6-20 13:30:16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0期

张家婧 张灵飞 左瑶

[关键词] 农村家庭;用药安全;宣传科普;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R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65-04 [收稿日期] 2021-09-30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且有向老龄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既快又好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等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梳理分析国内相关文献发现,各年龄段人群均对安全用药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盲区和误区,其中尤以农村地区情况最为严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也是健康强省建设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安全用药知识问题,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农村居民安全用药情况。

自2016年起,团中央学校部开始推广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学生可将“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中内化理解并掌握运用,实现学科知识与应用的结合统一,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推进共青团的组织政治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团队成员起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深刻理解“乡村振兴,医药助力”的重要性。

因此本项目借助“第二课堂”进行社会调研,由专门教师带领,以“第二课堂”为平台推广宣传农村安全用药知识,鼓励学生特别是医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村家庭安全用药盲区,根据所学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科普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们认识到农村基层医生严重短缺的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在兼顾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抽样选择了6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级市:烟台、青岛、济南、泰安、菏泽和德州,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地级市抽取了10个行政村,最后从每个村内随机抽取60户家庭的居民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模型检验法,通过访谈法、座谈法、问卷调研法和行为分析法等,对山东农村家庭安全用药展开调研。同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填写,问卷内容包括安全用药问题和药品了解程度调查,完成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总结出农村地区居民存在的主要安全用药问题。发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将报名参与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对应一个行政村的所有家庭。

二、调查结果

(一)农村居民用药现状

调查显示,36.8%的调查者应对疾病时选择用药,31.6%选择自愈,二者都选择的占29%,三个选项比例接近,用药和自愈是农村居民应对疾病的两种主要方式。在购买药品方面,大部分调查者偏向在医师指导下购买,5.3%的调查者偏向按照周围人指导购买,7.9%的调查者偏向凭借自身经验购买,但57.9%的调查者掌握较少安全用药知识,提示农村居民中生病随意用药现象仍然存在,且占有一定比例。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后,发现农村居民安全用药存在诸多问题:盲目、随意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药物剂量随意加减;服药方法有误,片剂碾碎,胶囊内容物外敷,泡腾片口服等;不看说明书,忽略禁忌证,储存不当导致药品提前失效,或者过期药品仍服用增加风险;对疫苗理解有误区,接受度低,靠他人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拒绝接种;老年人迷信“偏方”“特效药”等,热衷养生保健但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

(二)常见药品和疾病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较常见药品是抗生素,但同时有36.8%的调查者表示对较常见药品了解较少,提示农村地区可能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由已有研究得知,常见7种住院疾病分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气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除骨折内固定装置、2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在此基础上调查者选择出较常见疾病分别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腰肩颈疾病四种。

三、结果分析

(一)用药人才奇缺,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药师、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面临巨大压力,然而目前农村医疗条件与城市仍有差距,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大部分医药人才选择去三级医疗机构,居民疾病诊断、药品购买使用等很多依赖乡村医生,但由于历史及政策等不可抗拒因素,乡村医生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大多数仅凭经验行医,农村家庭的安全用药科普仍需借助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社会力量进行。加之“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仍停留在表面集体宣讲,缺乏针对性,没有进一步下沉到基层农村,走进不同家庭与人群,安全用药知识科普效果欠佳。

(二)养老院缺乏专业安全用药知识普及。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三胎政策”的推广,社会上家庭逐渐形成“422”“423”模式,即中间一代赡养双方父母同时抚养2或3个孩子,出于生活和经济压力,许多子女选择将父母送往养老院。因此,选择将父母送去养老院的子女数量不断增加,养老机构数量同步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66.8%的乡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56.4%的乡镇有本级政府创辦的敬老院[2]。

我国现有养老院多以生活照护为主,在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方面存在盲区,加之养老院中的老年人在安全用药过程中处于被动方,护工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更增加了用药安全隐患。

(三)医院药品价格较高,经济水平较低者药品依从性低。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比城镇地区低,加之医疗资源配备较先进的三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是二级医疗机构的1.71倍,三级医疗机构日均住院费用是二级医疗机构的1.62倍[3],在国家相关政策下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住院费差距逐渐缩小,但整体上仍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仍面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再者,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医疗设施落后,医学水平不够先进,大病紧急情况下患者只能转院去大医院,而居住地区较远往往会错过患者最佳治疗时间,易加重患者病情,同时增加看病成本,经济水平较低的患者特别是“五保”人群,往往面临支付不起医药费的难题,因此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易对就医用药产生抵触心理,药品依从性降低,不利于疾病治疗与恢复。

学生们总结上文所述的各种原因,根据农村居民安全用药知识缺乏和由此引发的各种不良后果陷入恶性循环的情况,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并通过多途径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施行。

四、解决实践

(一)制作推广《家庭安全用药手册》,海报讲座手册播报多途径精准科普

根据山东省农村居民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制作《家庭安全用药手册》。经过前期调研山东省农村居民的用药安全问题,针对居民用药盲区提出“安全用药六大策略”归纳出家庭安全用药手册第一部分(策略篇),第二部分(常识篇)则以问答形式整理出140个用药常识,对症解决农村居民用药常见误区,同时拟进行“抗生素专题、维生素专题、镇痛药专题、药物过敏专题和眼科用药专题”等五类常见药品专题科普,以及面向中老年群体、婴幼儿群体和妇女群体的相关疾病专题科普,内容涵盖不同人群的多种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感冒发热、月经不调、乳腺癌等,总结并制作家庭安全用药手册第三部分(专题篇),针对不同药品、不同人群精准对症解决问题,呼吁农村居民关注安全用药。

为响应山东省政府2018年提出的推进中医药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拟与医院或医学院校合作组织“万名医师进万村”活动,中西医结合为农村居民与职业医师、执业药师、护理医师1v1咨询搭建平台。邀请医师举办专题讲座,患者直接面对面与专业医师交流,防止上当受骗,结合“三下乡”活动联合医学院学生进行走访科普、村头宣讲,利用“第二课堂”发动广大医学生前往农村现场科普解答,实际运用理论知识与提高综合素质相促进,1v1重点帮扶患有大病重病家庭和空巢老人,及时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安全用药问题,同时进一步了解用药盲区,帮助居民培养及时就医、遵照医嘱用药的意识,进一步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二)推送公众号科普文章拍短视频,视频直播连线答疑,“互联网+”科技助力

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科普文章,内容科学准确,形式喜闻乐见,拟推送一系列“朋友圈‘养生、保健’辟谣”文章,并以此为契机科普中医药知识,针对朋友圈和网络上常见的养生谣言和虚假医学保健内容进行辟谣,同时科普正确知识。推送家庭药箱有关内容,指导居民定期清理过期失效药品,科普药品正确储存方式及如何辨别假劣药品。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药你健康”合理用药系列短视频宣传活动,广泛征集视频创意和专业内容。视频内容涵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在老年人群多发疾病,科普疾病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药品的使用方法。利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推送相关内容,时长控制在1—2分钟,科普内容短小精悍,迎合时下各个年龄段人群需求,邀请权威专家定期在评论区解答疑解惑,与居民进行有效沟通。

邀请三级医疗机构职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护理医师在村委会定期开展1v1视频远程连线和专业知识科普直播,将现代医疗技术和知识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统一解答村委会收集的居民用药问题和疾病咨询进行在线答疑。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医疗健康知识的科普,在确保资料知识准确性的同时,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扩大传播范围,直播的实时互动还可以让观众在评论区与专家交流互动,促进正确医疗知识的科普推广,也为观众与专家之间搭建了畅通的沟通桥梁。同时直播软件支持随时回放,居民可根据需要随时观看回放,将安全用药知识科普与网络问诊相结合,发展“互联网+医药”模式提高效率。

(三)“三下乡”走访医院养老机构,科普用药安全知识,推广落实“医养模式”

“医养结合”是指实现养老护理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融合,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实现养老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有益探索[4]。目前医养结合模式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二是养老服务植入医疗机构形式;三是医疗与养老机构实现有机结合或医疗机构深入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实现资源共享[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10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当前全国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有超9成养老院提供医疗服务,推广落实医养模式成为未来所趋。

结合“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访调查周边养老机构,与老年人面对面科普疾病和用药知识,调查养老护理和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并收集相关问题,邀请职业医师和执业药师对收集到的相关问题做出解答,更专业地科普用药知识。同时与自身医学专业相结合为老年群体安排定期体检和安全用药的讲座,实现医疗中心与养老机构一对一或一对多关系,医疗中心可在第一时间解决老年人突发健康问题,加强老年人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减少疾病突发率,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结语

区别于传统安全用药知识宣传项目,该项研究有多项创新之处——项目方法创新,基于理论分析与模型检验法结合科普:在文献调研基础上,采用模型检验法明确山东农村家庭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情景模拟法等方式,提出农村家庭安全用药手册的构建方案,更具针对性和使用价值。项目科普策略创新:考虑到农村居民群体的特征性及个体的特殊性,采用群体科普与精准科普相结合的策略;考虑到农村居民地域的局限性和时间的紧张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项目形式创新,实现精准科普: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开展针对山东省农村居民安全用药的精准科普,针对不同人群、疾病等專题切入;打破地域局限,线上线下1v1咨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为高校推广实施“第二课堂”制度提供新思路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