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4期·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4期
王春燕 魏锋
[关键词] 虚拟仿真;运营管理;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地方工科院校大商科服务工科综合虚拟仿真协同育人平台建设”(201702038085);2020年度柳州工学院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学概论”(2020KCD001)
[作者简介] 王春燕(1991—),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柳州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魏 锋(1966—),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柳州工学院常务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4-0088-04 [收稿日期] 2021-08-02
引言
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授课主要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知识點及技能以教材为主,此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企业组织的概念认知较为模糊,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组织的内涵及发展方向,此种现象同样体现在“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求不清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真正达到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实习、就业及创新创业。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类资源,例如企业参观、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等,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企业参观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申请、审批等手续比较烦琐,可操作性不强;而理实结合则由于实训软件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不吻合且比较单一,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运营管理的精髓。
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手段,可利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等重要的信息化技术构建高度仿真、对象浸入式的虚拟教学环境[1,2]。近年来,经管类专业正逐步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对现实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的经营环境中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从而使学生参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了解企业全貌[3]。如果将这种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应用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将如同置身于真实企业之中,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主要业务流程。一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拉近自己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的距离,增强体验感和趣味性,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运营管理”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运营管理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因此可被看作是管理学的扩展、深化和具体化,使管理学的过程和方法与企业经营活动更具体地联系起来。“运营管理”课程知识体系从通过运营管理赢得竞争优势到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再到运营系统的更新与改善,构成一个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完整运营系统[4],其中,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是核心内容。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还有其他一些新型运营方式相继涌现,以使现代企业组织不断尝试、探索更贴合自身的运营模式,从而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进而创造出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以在当前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从运营管理知识体系可以看出,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且与企业运营实践紧密相关,例如设施布置中的部门、车间、机器设备等的布局,以及生产车间里的流水生产线;生产产品过程中,根据最终产品的交货期、物料清单(BOM)及其库存信息,如何将物料需求计划(MRP)展开形成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计划,从而保证物料及时筹措到位,按交货期交付产品;再如准时生产JIT中的看板管理,如何帮助制造企业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生产率,从而更具竞争力[4]。如果这些知识的讲解都在黑板上展开,则描述不够形象、立体且十分呆板[5],学生不易理解,这会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一定的困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不佳。此外,“运营管理”课程的授课对象多为低年级学生,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认知甚少,从而难以真切理解和领会运营管理职能的实质,以及与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如果安排学生到真实企业参观,一是学生无法在短期内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二是对企业来说接待容量有限,难以满足大批量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教学实践成本较高,很难在每学期开课过程中得以实施。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我们结合课程特点、课程内容和虚拟仿真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探索基于“运营管理”课程内容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6]。
(一)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
该教学模式由知识导入、企业认知、经营感知、运营模拟、分析总结五个单元组成,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导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运营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思想,理解并掌握运营管理知识的体系架构,同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就业和创新创业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
2.企业认知。借助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组建团队来认识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包括组织结构、岗位职责、运营规则、供应商与客户信息、物料信息、财务信息等,让学生对企业及其运营流程有初步的认识。
3.经营感知。在企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观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展现的协同采购、产销协同等企业运营流程实景,提升学生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运营流程的理解。
4.运营模拟。在经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教学平台与虚拟仿真企业的业务互动,让学生协同参与企业计划、采购、仓储、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项经营实践,真实体验企业生产一线与管理一线的业务流程,从而提升学生对企业综合运营的把控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
5.分析总结。通过对以上各教学单元的回顾,巩固学生对于“运营管理”课程融入虚拟仿真教学环节的收获和认知,从而达到知企業、懂管理、熟业务、会经营、善思考的目标。
(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优势
1.熟悉企业布局和组织架构。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虚拟了一个企业组织并还原了企业布局,包括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等办公区域,以及备料区、生产线、成品区等生产区域,组织架构中有总经理、销售主管、仓储主管、生产主管、采购主管和财务主管6个岗位。这样学生可以从宏观角度了解入职的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况,从而为后续了解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及各部门业务奠定基础。基于此,在“企业认知”单元,学生可以在此高度仿真的职业情景中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对岗位职责的了解、对企业运营流程和业务的把握竞选总经理或其他主管职位并组建团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7]。此外,可随时随地开展此项教学活动,省去与企业接洽等一系列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教学成本、节省时间。
2.揭开企业运营过程的黑箱。通过将现代AR+感知技术的虚拟仿真技术与课堂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的基于企业真实的动态场景中认识企业从原材料输入到产品输出的全过程管理,不仅包括企业供产销、财务等核心业务的管理流程,还包括生产车间一线的运作流程。这主要体现在经营感知和运营模拟两个教学单元,其中经营感知单元是自动演示模式,即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自动进行产销协同、协同采购的场景演绎,并配有各位主管之间的对话,学生全程观看学习;运营模拟单元是人机交互模式,即学生借助该平台进入虚拟场景,并通过外部交互设备,如键盘或鼠标等[8],进行销售接单、生产计划、采购计划、领料生产、采购到货、补料生产、完工入库、销售发货、财务结算等各运营环节的数据推送。
图1为企业运营流程场景模拟图。通过图1可以看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还原了真实企业的运营流程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设备等,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其中,感受企业运营中的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和协作管理,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也拉近了企业与课堂之间的距离,从而消除学生对企业的陌生感,为今后的实习、就业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部分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只能被动聆听,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参与感不强、课堂互动效果不明显[9]。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有效改善了以往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方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融入场景感知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随着教学单元的陆续推进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认知单元和运营模拟单元,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而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业务引导者;学生成为线下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活动的参与者和职场人员,从而参与企业的运营过程,以获得运营企业的切身体验。
在该虚拟仿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运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可将对企业业务流程、岗位工作场景的体会和认识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该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良好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10]。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运营管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探索基于“运营管理”课程内容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该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以制造企业为重点,业务流程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结算等方面,在企业内部提供半成品和原料、生产产品并提供服务,没有突破企业边界。
第二,授课对象方面。目前“运营管理”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学生,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商科专业为主,尚未涉及汽车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然而工科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时同样需要了解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商科、工科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相互之间缺乏共享,无法满足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需求。如何促进商科与工科的“跨界”与“融合”,对以往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运营管理”课程内容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期能真正得到实践,并获得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从而在教学改革中得以落实。
- 上一篇:2022年第24期·通过电类学科竞赛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 2022/9/16
- 下一篇:这里有处网课“宝藏” 202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