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国门大学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2021-8-5 14:21:30点击: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国门大学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出自《教育教学论坛》,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单治国 刘兴元 蒋智林 张春花 强继业

摘要:目前,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开始转型。部分高校转型存在外部环境失衡、内部主体自觉意识迷失等问题,改革创新度不足,自我价值认同度不高。在制定新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应理性认识高校转型,找到自我价值定位,化解战略焦虑,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文章研究国门大学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创业型大学;大学职能论

中图分类号:G64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315-03

目前,我国各地方本科高校正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许多地方高校均面临着难题,虽然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发展指明方向,却也带来转型的困惑。本校是否适合转型,如果转型又将转到何处,如何使学校转型成功,这都成为困扰高校领导的难题。文件的出台就是想让各高校发挥自己的特色,改革方式也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改革。各高校管理者应打开思路,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一、高校转型的理性认识

(一)高校转型的定义

转型就是对原来的状态进行解构和重构,由旧的状态向新的状态发生转变,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转型的过程不具有好坏,转型成功与否是通过结果才能体现的。转型更强调对事物主导性的调整和把控。高校在面对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主动改变内部结构,通过与外界信息与资源的交换,适应当代社会环境,使学校内部环境稳定,并与外界环境相互平衡的转化过程。

(二)高校转型的理性认识

1.高校转型应当是全面的,转型是对内部结构的全面调整,而高校的课程、教师、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部分应当全面调整。高校的发展战略和执行体系要体现转型的理念,高校内外部关系协调为全方位转型服务;教师的选择聘用及管理、教师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都要从属于转型发展的需要,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课程的编制、性质、种类、内容以及传授方式也要为转型服务,做出新的调整,使高校内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转型的目标及任务,使课程发生变化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包括学生的招聘选拔、平时管理、就业创业指导也要作出相应调整。其中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才是转型的着力点,决定转型的成功与失败。全面转型不仅需要各要素进行全面改革,还应调整转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轉型是根据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自我改变内部要素以达到适应外界环境、与外界平衡发展的目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原有的资源分配、制度的安排以及组织稳定性及利益造成影响。高校在动荡与平衡两种状态中不断徘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从而获得新的动力,直到最后达到自身内部稳定且与外部平衡发展的局面。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尝试势必会使高校获得新的挑战和机遇,应在这一特殊过程中,做好制度、物资、人员安排等保障工作,确保转型稳定推进和发展。

3.高校转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转型的过程是动态的,得出的结果未必理想。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与企业组织有很多相似之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李善友在谈及大公司转型时,有75%的组织转型以失败告终,所以高校的转型失败概率应与企业类似。转型定位不准确、准备不充分、政策制度变化还有转型的决心都是转型失败的风险源。高校转型需要保持高亢的热情,还需要对转型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考察以及资源的全面保障。

二、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现状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外部环境失衡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部分产业面临内部结构转型升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暴露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不合理,学术性大学与实用技术性大学比例严重失调,在全国各地方高校办学中都存在这一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地方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落实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内部主体自觉意识迷失

在外部政府各项政策鼓励之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积极性高、动力十足。办学主体意识是否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转型是否成功。政府的积极推动使大部分高校处于被动转型的情况之下,还未明白转型的真正意义,在转型过程中极易造成主体迷失。大部分的高校完全是为响应政府政策,便于后期能为本校争取更多的科研基金等资源,高校转型发展目标不明确极易导致转型失败。还有部分学校将转型局限于考虑“双师型”教师数量、特色学科专业数、就业率、实践教学等可量化的显性指标上,存在短视的现象。还有部分高校未能领会到转型对于高校存在的意义,只是迫于形势无目的转型导致主体迷失。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价值认同度不高等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之时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部分高校对于转型战略过于保守或对转型方向过于模糊导致创新力不足;还有一部分高校将政府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者,没有承担决策主体和责任主体的部分,没有认识到自我创新力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高校转型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参与,目前,我国教师、学生还不能深刻意识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性,没有相应的价值认同感,教师不能根据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学生不能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在实践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

(一)转型发展应统一办学理念

地方高校在转型期间应格外重视转型文化理念,应积极宣传达到全校上下理念的一致性,使学校内部组织变得协调,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一同为高校转型努力。高校应在一致的转型文化理念下制定明确组织行为规范标准,并且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高校管理层在推动转型发展之时应具有协调不同观点、不同见解的能力,集思广益,按照制度执行规划标准,使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观一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应从学术性向技术性方向转变,办学思路从人才培养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培养真正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真正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在转型之前,高校领导层应对相关文件理解到位,明确发展方向。领导中层应对应用型发展理念理解到位以便更好地实施执行。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应围绕实用型办学理念,确立办学定位、治理机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以及科学研究等转型要素,制定相关方案,全校上下形成一致的转型发展观念。

(二)转型发展要确立清晰明确的办学目标

地方本科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现状,确立转型发展的转型和方向,明确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和制定具有预见性的长期战略目标。高校转型发展目标应在高校内部宣传到位,使高校内部人员都能够对发展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使每一个成员都能真正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当中。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确立转型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以便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的高度融合。

(三)轉型发展要推动全院整体参与

地方本科高校现在转型发展过程当中要向各二级分院放权,将发展重心放到二级分院,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学校应对二级学院进行有效资源整合,组建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并对团队进行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教职工的发展潜力,加大投入教职工培训及提高全体教职工的专业素质。高校教师是转型发展上下连接的传承人,不仅要承担高校在学科、专业、课程等转型要素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还要担当培育应用型人才转型的目标。作为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育对象的学生,也应充分了解学校转型发展方向,注重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转型发展的实施适应性要强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措施适应性要强具体指制定对学校自身发展有利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校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应具有适应外界事物变化的能力,应可以随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并且能承担风险在错误的决策中学习,保证有能力进行变革。在转型措施实施中,高校应开展转型发展阶段性评估工作,对于不利的措施或无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促进高校转型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结束语

地方高校转型是一件可持续发展的事情,可随时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调整。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传统优秀文化和外界环境相结合原则,制定转型目标,并不断发展调整,形成学校新的文化特色。最终,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真正为促进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淑芬.组织文化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2):25-29+40.

[2]刘子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3):217-219.

[3]张庆祝,周丽.多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6,(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