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24期·后疫情时代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2-8-12 13:14:01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4期

崔佳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生态课堂;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后疫情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互联网+生态课堂’模式建构”;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管理專业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SJGY20200366)

[作者简介] 崔 佳(1985—),女,黑龙江伊春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4-0116-04 [收稿日期] 2021-08-09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成为同时满足疫情防控与教学双重需求的应时之举,也是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1,2]。在这个特殊时期,构建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生态课堂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即整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模式,充分利用两种模式各自的教学优势。本文选取管理类专业研究生为对象,从课堂环境、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构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解决后疫情时代师生思想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全面转变、在线上和线下教学情境切换中相互碰撞,更好融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形成良性课堂生态,全面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

一、疫情期间管理类研究生线上教学的启示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为了应对疫情,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既是面临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广泛应用的新契机[3]。疫情防控期间,采用“互联网+”线上教学方式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研究生全过程教学。

(一)疫情期间管理类研究生线上教学情况

土地资源管理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显示地理与资源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掌握空间分析高科技手段的优势和特色。

疫情期间,学校依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培养要求,向各课程的任课教师推荐适合研究生理论和应用教学的培养方案,选用雨课堂、超星、智慧树、腾讯会议等线上教学手段展开针对性培训,以确保“互联网+”线上教学能在疫情期间有效地实施。经过一年来的不断摸索,教师不断寻找在线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疫情对于研究生教学的影响对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启示。

(二)疫情下“互联网+”线上教学的优势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线上教学满足了“停课不停学”及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适应疫情期间对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的变革。

1.利用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如慕课、雨课堂、超星、智慧树、腾讯会议等随时开展全面、能动式的实时互动。任课教师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实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发布课件和问题、解答疑问、点名、批改作业、有趣的互动、插入网络视频资源、课堂练习、考试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线上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生生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很好地解决了疫情期间的空间限制,方便广大师生按时完成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2.节省时间,实时统计学习情况。“互联网+”线上教学节省了任课教师课上点名、作业布置、批改作业等时间,可利用网络平台系统提前设置互动主题、作业分数、练习题和答案、投票等内容。在课上可随时进行互动、练习和测试等活动,学生可同时在线完成各项活动和任务,教师可在最短时间了解全体学生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课后,线上平台可自动完成点名签到、问题互动、成绩、学习情况的实时统计,为教师节省了统计时间,给学生学习增加了趣味性。

3.增强学生自主性。“互联网+”线上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可实时关注研究生的学习状态,如在授课过程中发布主题、利用弹幕、慕课和网络视频资源等,启发研究生积极讨论和思考,增强互动性和主动性,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和互动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教学,这也增强了课程设计的挑战性。

(三)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的问题

由于疫情的原因,为保障学生正常学习,全国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全体师生需在短时间内接受线上教学的方式。但在短时间内把传统课堂直接搬到网上进行教学,虽满足了疫情期间的教学需求,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4,5]。

从教师角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线上教学并没有解决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因为非面对面的交流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课堂状态,如学生是否认真听课,也不能及时通过学生表情等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任课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学生关注的共性问题,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教师的反馈。从学生角度,学生在家通过网络听课,学习状态和热情不能保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和学生会受到学习环境、设备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而无法直接解决,这说明“互联网+”在线网络教学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所以需推进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生态课堂的构建

基于疫情期间对研究生线上教学利弊的思考和总结,后疫情时期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生态课堂的构建应从课堂环境、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等环节予以重视。

(一)课堂环境生态构建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后疫情时代需考虑如何实现从“互联网+”线上教学到线下课堂教学的平稳过渡,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6]。首先,混合式教学的基础是选取有效的学习工具,并能适合线下课堂环境的应用。在各类网络平台的支撑下,既能突出教学模式的全新建构,又能兼顾课堂结构的持续优化[7]。其次,与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不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明显的差别体现在教学空间上,要将线上与线下、课堂与课下相结合。

疫情之前的所谓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多媒体技术、App教学软件等的简单应用;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更多的是在手机、电脑等简单的设备上利用各类平台进行直播教学;后疫情时期,应建设以教室为依托,集现场教学、实时线上互动和调查、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等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形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平衡的生态课堂。

(二)课程设计

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要考虑“线上”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增加教师的互动性与参与度[8],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入探究如何更好地完成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课前。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手段,如雨课堂、超星或社交平台等方式推送课程视频、文本资料、思考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等,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进行思考。教师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部分相关视频、参考资料和思考问题提前上传至雨课堂等平台,以供学生课前预习,如土地资源简介的视频,土地、国土、土地资源、土壤等概念的区分。学生可随时在线交流和讨论,也可随时向任课教师提问,学生可以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走进课堂;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在线交流与学习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

2.课堂。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答疑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期望,以此可调整授课内容和每部分的时间安排等;改变任课教师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又要关注学生的学,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对研究生的引导、启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又要突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研究思维,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如教师可将学生分组或学生自由组合,依据课程章节分配小组任务,如土地资源评价,组内同学可以共同准备和查找土地资源评价的相关概念、原则、依据、方法、具体应用、前沿研究文献成果等相关资料,线上上传准备的资料,课上小组成员共同呈现章节内容的报告,并由其他组同学提问和讨论,教师进行补充、点评、指导和总结。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动员全员参与到每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研究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同时可以利用雨课堂、超星等App中点名、弹幕、课程资源发布、随机答题等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时课堂效果的数据反馈。

3.课后。每堂课后,教师可利用线上平台查看每堂课的课堂报告,及时获取学生的课堂表现数据、有疑问的知识点、练习题的正确率、表现突出的学生和不积极参与的学生等信息数据,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每堂课的授课效果和日后尚待深入学习的知识点。此外学生可利用线上互动交流相关研究问题,运用课上所学知识思考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或结合所学知识设计相关研究方案。如土地资源退化与保护的学习,课后学生可在雨课堂等平台上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污染、盐碱化等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自己研究的设计方案。充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实时了解研究生对每节课内容掌握和运用的情况,以便后续课程设计的完善和调整。

(三)教学质量

后疫情时期,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的同时,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必将要随之改变。由传统的以结果为主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混合式学习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教学质量的评价也要结合线上线下学生学习情况,贯穿整个学习过程[9]。

从课前、课上到课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任课教师需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当的评价方式来衡量每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要多元化、综合化。首先,重视课堂出勤、互动和测评。根据学生在线下课堂学习过程中出勤,参与讨论积极性的高低和表现,平时练习成绩加以量化,占总成绩的20%。其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充分利用各类线上平台手段,构建线上渠道的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如课前学生线上学习时长、线上论坛参与度,课后线上作业和思考题等完成情况、文献资料的阅读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与课堂和期末考试成绩一起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最后,鼓励教师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根据线上和线下学生互动和展示情况进行生生互评。

结语

后疫情时期,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了现代“互联网+”线上教学技术和线下课堂教学,在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各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并从课堂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生态课堂,更好地将两种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合运用。应用此模式推動研究生教学改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科研能力,又能拓展教与学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满足研究生差异化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升研究生的自主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