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本科生狂发 31 篇论文遭质疑,为何高校沉迷「造神运动」?
近日,有网友提问:「如何看待兰州大学本科生发表 ?31 篇论文,这些论文是什么水平」,截止发文前,已经引起三百多万次浏览。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在问题中提到,其一作 SCI 就有 9 篇,这恐怕是让博士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水平。因此当它出现在一个本科生身上,难免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了。
10 文 9 综述,研究方向跳跃
根据兰大官方微信公众号「兰大就业」的推介:「鲁同学本科期间热衷科研,主要从事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研究。
已发表学术论文 31 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9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3 篇并获优秀论文奖 2 项。」
图片来源:公众号截图先来看看他在中文期刊发表的文章。在知网进行搜索,并对作者单位进行过滤后,一共出现了?10 篇中文文章,基本上都是综述文章。
从新冠肺炎到儿童呼吸道感染,甚至是改革开放等相关主题都可以娓娓道来。
图片来源:知网鲁同学在这些综述文章的介绍中研究方向也十分跳跃。在 2018 年的综述文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热点及方向》中,还是「主要从事骨科相关研究」。
到了 2019 年 9 月发表《中药提取物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时,在论文作者介绍中他变成了「主要从事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相关研究」。
而英文文章部分,在按图索骥找到鲁同学的 ORCID 后,在其主页中,一共有 17 篇论文记录,绝大多数都是综述文章。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有知乎网友对这些论文进行了逐一的整理发现,他发表的一作 SCI 只有 6 篇,其中 5 篇共同一作,一篇独立一作。
图片来源:知乎鲁同学涉猎广泛,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并且是一个十足的科研社交达人,与不少的教授学者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发表了多篇综述,仅在 2020 年 2 月就提交了三篇论文。
本人下场回应:我努力有错吗?
一些网友指出,鲁同学的高产放在本科生身上十分离谱。
图片来源:知乎也有网友质疑,鲁同学的 SCI 英文综述和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综述十分类似,是否存在英译中,一稿多投的嫌疑。
图片来源:知乎「学二代」、「灌水狂魔」等等质疑的声音纷至沓来。近日,鲁同学亲自下场回应了这些质疑。
首先鲁同学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学二代,父母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是时代造就了自己。
而论文方面,只有一篇论文是一作,这是本科的心血,其他都是综述,然后表明态度,自己非常喜欢科研。
图片来源:知乎至于争议较大的论文方向问题,鲁同学表示自己前期多点开花,后期已经瞄准了一个方向。
图片来源:知乎最后,升华主题,表示自己只是新时代下的普通医学生。
该事件的发酵也引起了鲁同学母校兰州大学的关注,兰州大学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鲁同学透露,学校调查主要集中在他相关实验和研究的原始数据、文献等材料上,同时也包括对其家庭背景的了解。调查预计在?1~2 个工作日后结束。
宣传需谨慎,莫好心办坏事
在看到本科生发了多少论文,多少一作 SCI 的相关报道时,大家的注意力通常放在本科生是否能做到这些。
换个角度想,为什么学校在进行宣传时要强调这些呢?
除了本次的兰大,在 2020 年,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一则「本科生已达博士毕业水平」的推送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诚然,对于本科生而言,发表论文是在保研,评奖,升学等方面最可量化的加分项,对于高校而言,通过宣传来彰显自己的科研实力,以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来年招生中争取更优质的生源。
在如此配合下,尽管教育部早就提出「破五唯」,也架不住「学术造神」掀起一场又一场的狂欢。
但科研圈是有记忆的,随便水综述、水低水平期刊只会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比如前文的鲁同学,如果他像自己描述的那样热爱科研,那未来的某一天,当同行合作时,哪位顺手查了一下他的论文,对他「另眼相看」时,他会不会悔不当初呢?
我们不必去质疑或者否认这些本科生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但高校在宣传时,用发表 SCI 的发表数量树立起「科研天才」的人设,容易引起争议,毕竟这些论文的水平是高是低,白纸黑字一查便知。
如果选择对一张张光彩熠熠却有量无质的履历表大肆吹捧,那么真正受到伤害的反而是那些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出成果的科研工作者。
- 上一篇:怒怼Nature论文,物理学家被关6个月“小黑屋” 2022/3/16
- 下一篇:学生用一张图,描述被导师改过的论文,这智力都用在“要强”上了 202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