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5期·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考核的设计和实践

2022-6-30 11:54:30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5期

秦燕 范波 苗贵东

[关键词] OBE理念;课程考核体系;达成度分析;过程性评价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万峰湖喀斯特水体中绿藻二氧化碳浓缩机制的适应性研究”(黔教合KY字〔2019〕221号);2018年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桃蚜适应拟南芥抗虫化合物芥子油苷分子机理的研究”(18XYBS02);2019年度黔西南州州级科技计划自筹资金项目“万峰湖喀斯特水体中绿藻二氧化碳浓缩机制的适应性研究”(2019-2-50)

[作者简介] 秦 燕(1980—),女,山东莱芜人,理学博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化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研究;范 波(1980—),男,山东济宁人,理学硕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动物学研究;苗贵东(1973—),男,山东临沂人,理学博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5-0105-04 [收稿日期] 2021-09-12

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是目前指导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育目标遵循成才规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导向安排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的转变[1]。“成果导向”以学生的发展成效为导向,聚焦师范生毕业后的社会效果,反向审视设计教学环节,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持续改进”强调学生的毕业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活动跟踪和调查评价,建立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的保障机制[2]。基于OBE的理念,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体现毕业目标、课程大纲的指导作用[3]。本文围绕教学体系的设立——包含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课程考核、达成度分析等方面展开实践教学,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深入剖析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核体系的设计和实践工作[4]。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过程设计、实施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我校的生物科学专业是四年制本科师范专业,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地区发展要求,设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5]。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师德师范和教育情怀等品德方面,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等专业能力方面,学会反思和沟通合作等协作方面提出毕业要求,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6]。“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对应于学科素养的毕业要求,在先修植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授课,按照学分和学时的分配,学分为3,学时为64课时,为闭卷考试。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植物生理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对应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7],课程目标必须对应于学生的毕业要求及其具体的指标点[8](见表1[9])。各章节内容的教学和学时的分配,必须对应于课程目标[4]。

三、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及依据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应于三个课程目标,设计“植物生理学”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10]。考核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计,重点考查植物生理学中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理及重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进而培养学生专业发展的意识,并能根据所学的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农业生产和野外实践中的问题。考核方式主要通过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和课堂笔记等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堂小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

(二)课程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课程考核方式推行“N+1+1”考核模式。N为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上的各种表现;第1个“1”是课程期末考试(闭卷);第2个“1”是作业成绩,即对各章节实际问题解决的完成度考查。总成绩评定=过程性成绩×30%+期末成绩×40%+单元成绩×40%。(1)过程性成绩评定课堂考勤×30%+课堂笔记×35%+课堂提问。(2)期末成绩评定: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概念、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等。方式为闭卷考试。为了能够很好地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要求命题计划的考核内容能支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突出课程标准要求、题型分布、试题难度等,每门课程(以试卷形式的考试)的考核都制定相应的命题计划,如图1。

2.评价标准。期末考试评价标准分别设置期末考试评价标准、过程性成绩评价标准和平时作业评价标准。每种考核标准都要紧靠课程目标,根据学生是否深入理解、较好理解、基本理解和不能理解相关知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四、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一)课程目标的權重分配

按照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设置权重分配,分课程目标的权重分配比例为课程目标1占0.65,课程目标2占0.25,课程目标占0.1(本行总和为1)。

(二)課程目标考核标准说明及成绩分布

1.课堂情况。标准:本课程授课期间,主要参考了《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情况记录表》及详细的课堂提问、点名、出勤记录表等。评分标准以整个课堂的达成效果平均值为基础,根据个人课堂问题回答和出勤情况进行增减分,90~100为优秀,80~90为良好,70~80为中等,60~70为及格,低于60为不及格。旷课1次扣3分,请假1次算旷课0.5次,提问答对1次加1分,答错1次减1分,1次作业不达标扣3分。最终统计得出每位同学的课堂情况的成绩。

2.作业。标准:按照周课时×2的标准布置作业次数。作业除了考查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按时按质完成一次加1分,作业认真整洁另外加2分,1次作业不达标扣3分。根据多次作业情况来统计,平均得到每位学生评价成绩。

3.期末考试。标准:本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按照一定比例设置难易度,如大约60%的基本知识的测试,30%的题目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才能回答,15%的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试卷重复率不得超过30%;总的题型不应少于5种。期末考核后进行试卷分析,统计各题型得分情况,并计算达成度。

根据“课程目标与权重分配”,期末考试计算各课程目标的覆盖率分配。根据试题测试得到的学生成绩显示,该试题题目分布比较科学,基本满足每个课程目标的考核比例要求。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1.考核方式权重分配。各考核方式权重分配及支撑材料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一致,根据分课程目标中的权重分配比例Mk(课堂情况为0.12,作业为0.18,期末考试为0.7),计算各考核方式权重分配和实际考核得分Sk为:课堂情况为92.16,作业为89.9,期末考试为78.11。

2.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是将Mk与Sk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计算出总的课程目标达成数值为:

F=∑k(MkSk)=11.05+16.182+54.677=81.9

根据评价依据,F≥60,课程总目标达成。

(四)课程的评测结果及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三个课程目标设计的问题及调查统计比例数据,综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取最小量为最终评价结果:78.11。课程目标达成。

本文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以OBE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考核体系的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课程达成度有了很大提高,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