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构建“青年场域” 培育时代新人
“曹叔叔的相片都是黑白的,我要给他送朵鲜艳的花。”听完关于扬州早期党组织领导人曹起溍的事迹介绍,一名小学生举起手说。讲解员王秋怡说,就在那一瞬间,她忽然懂了曹起溍的那句“马革裹尸励尔志,马革何须裹尸还”是为谁而作。
作为扬州大学“百年青运跟党走”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的一员,7月初以来,王秋怡和其他10多名成员持续奔走在扬州市区的红色景点和社区街道,为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宣讲党史、团史。近半年来,团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始终活跃在线上线下,以鲜活的人物故事、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片视频,为全校3.5万余名团员青年开展“信仰公开课”30余场。
用青言青语、以“青”授“青”,让信仰公开课既有温度和深度,又有情怀和力量。这是该校以“融合力行”理念为指引,打造“青年场域”,以红色基因立心铸魂培养时代新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如何站稳“青年立场”,拒绝干涩的理论“漫灌”,开启精准的思想“滴灌”?去年6月,由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青年学党史大型全媒体系列活动“百年党史青春说”走进扬州大学。活动现场,一部由扬州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青春的选择》引起了青年强烈反响。
自2008年起,该校精心打造广受团员青年欢迎的“菁扬”系列信仰公开课、“青马工程”等特色工作品牌,构建了微博、微信、微视、微团课、微论坛“五微”研学平台,累计推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微团课、思政课视频100余部。
该校还把课堂开到红色根据地。第14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的成员就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教育让我们不虚此行!”高级班学员王文海非常感慨,“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党的红色精神伟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铭初心担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创设红色资源和空间,用红色文化浸润校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学校公寓团工委书记王猛说。
近年来,该校共青团工作主动融入“三全育人”“大思政”“大学工”工作格局,把红色文化搬进学习空间里、宣讲进青年头脑里、绘制在宣传廊中、镌刻到文化石上。
每年清明节前夕,扬州大学红色讲解团的志愿者都会准时“集结”到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内,为前来祭扫的访客讲述革命英烈的感人故事。这一讲,就是25年。自1998年起,该校先后有近万名青年学子加入红色讲解团,累计服务社会大众约270万人次。
红色讲解团连续25年在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连续11年唱响“红歌”,“益往黔行”支教团连续10多年助学黔西南山区学童……
自2011年起,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躬耕不辍,弦歌相续。11年来,团队先后围绕50余个宣讲主题,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讲1200余场,服务师生及社会大众10万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
“学校共青团工作将坚持守正创新,引领团员青年用青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将红色基因渗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柏森说。
刘娟 赵红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青岛发布劳动教育重点任务“清单” 2022/8/2
- 下一篇:安徽推出“皖创22条”支持创业 20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