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8-5 14:16:01点击: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自《教育教学论坛》,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菁 李晓路 苏清元 张哲豪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创新再次兴起,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产生了许多新的东西。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网络综合征、网恋的现象层出不穷,以及诱发的自杀等现象引起各界的关注。因此,文章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供高校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088-0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7月在北京发布了第34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2%;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5.27亿,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以大学生为主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环境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信息流通带来了便利,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网络依赖、网络孤独、网络成瘾综合征等。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美国学者卡斯特曾说过:“网络环境是信息时代与生产、经验、权利、文化等主导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故而可以总结得出:广义的互联网环境意味着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正在逐步改变人们学习和生活方式的网络化社会环境;狭义的互联网环境是指互联网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平台。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即利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和互动性,提出互联网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定位、新工具和新方法,以改善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

一、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内涵: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对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狭隘、全面和部分理解的广泛理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它还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自主性、互动模式和概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转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机遇和新思路,它还将进一步拓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认知失衡、沟通障碍、自我混乱和网络综合征,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个人未来、现实目标、学业压力、职业就业、爱情、身体疾病以及与个人发展和成功相关的其他问题,呈现消极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无聊、紧张和空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大学生不能忽视的一些心理问题,必须认真总结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拓展新的教育平台,制定符合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认定不统一,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接受关于这一方面的信息途径较为单一。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性化倾向,即只为有严重问题倾向的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和治疗。再者,高校对于专业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教师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一)建立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自我测试

从新生入学伊始,为学生量身打造心理健康系列主题班会、报告会等,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加以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动态。具体方法是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来更新国内外在线心理教育的科研成果,并通过网络舆情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络中进行自我教育。

1.新起点、新起航阶段。在开学伊始,让每个新生在电脑上完成一份心理问卷测试。之后,电脑会对该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一个分析解读,可以筛选出来部分问题学生,并配以相关的指导意见,再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其目的旨在初步了解进校的大学生心理状况,以便于确认后期的监控、重点监控或者治疗对象。

2.自信提升阶段。本院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起点、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也不相同,其中本科生86%来自农村,进入大学时,一些学生会通过在互联网上发表各种演讲来发表自卑感并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网络舆情监控,辅导员、班主任等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线上产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增强自信心。

3.人际交往阶段。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等发现,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能在互联网上口若悬河,可能是某个“大侠”,现实生活中却是话少、内向以及不乐于和人交往的对象。针对这一问题,以延安大学化工学院为例,在学院公众号上,我们有心理健康团队所承办的版块。不仅设置了实名留言的版块、心理健康的暖文、心理问卷调查等,还有匿名的栏目“纸飞机”,把自己心理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痛苦写出来并放飞。然后后台对这些信息做分析归类,并整理出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干预的对象。之后,相关负责人会针对该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方案。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诸多的交流平台,让这些迷恋网络的学生感悟到人际交往中合作、信任、倾听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走出互联网所带来的心理问题,用网络治愈他们便是最好的手段。

4.情绪管理阶段。互联网给中国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麻木不仁型,即对除了网络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对于周边发生的事件置之不理型;另一类则是易怒的狂躁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大多沉迷网络中打打杀杀的游戏,性格极其不稳定。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相關教育资源,针对这些学生,我们通过在网上发布一些小的测试或者篇幅短小的文字游戏等,让学生使用这些步骤来学习如何调节他们的情绪并巧妙地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技能。

5.两性关系。互联网的无限性、匿名性和隐私性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频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在性别教育方面。相较于去咨询室咨询,互联网的私密性让学生更偏爱。以前学院定期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做关于两性关系的专项报告,然收效甚微,原因是有学生反映有些问题不好意思当面提。现在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线上比如学院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等发布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的专家讲座视频、文章等,后台私信回复等方式,给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目前,学生的反馈效果不错,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两性差异,提升处理恋爱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朋辈互助心理疏导以及“心语在线”心理健康团队线上线下相结合

学院建立了志愿者点对点互助网络志愿者团队,使学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的探索和实践。每年的九月份我们的志愿者招聘会寻找学生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本科生、研究生等,使其具备多元性。所有的志愿者均需经过专业的网络知识培训。

第一步是初步培训,即学习基本的听力技巧和开放式问题。有时人们认为,帮助他人就是一定要做点什么,其实不然,帮助他人最重要的就是倾听、理解别人。倾听的主要因素是理解别人,核心是感受别人。使帮助者建立同理心,或者称为移情、共鸣,让别人感觉理解他。开放式提问即尽量使用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或者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寻求帮助者的语言,让求助者感觉到被理解。初步培训是一项选拔性的培训,通过者方能参加第二步培训。

第二步是使用Cooper的体验式学习模型。学习理论有三个阶段:首先是体验,让参加培训者真正参与其中,在体验中参与观察。其次是互动练习,在其中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最后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周期性的过程,称为“体验—反思—总结”,即培训者参加不同的体验学习,接着是个体的单独的反思,随后是得出结论。可通过配对练习、模拟体验、小组活动、自由討论等形式参与学习。

第三步是对支持者的持续支持和培训。培训结束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内容包括自我伤害、饮食紊乱、丧亲之痛、自杀干预,使支持者得到更多的技巧,并增强团队意识。以上是心理互助制度的背景和前提,大学生同伴的互助活动是单一的,要让独立、短期的活动模式转变为具有广泛参与性、实效性的互联网心理咨询体系。

(三)全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监督学生并监控网络工具

辅导员、班主任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从现实与网络上同时洞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以学院的黄某某为例,在平时的早操、课堂表现、舍友的反应以及在QQ、微信状态表现,时而亢奋,时而消沉。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从不同角度了解观察此学生日常表现,发现异常,并找到此同学谈心谈话,了解到其由于家庭的一些变故,导致的心态极端不平衡。之后联系了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该生被诊断为轻度的躁狂症。据此对症下药,经过多次谈心谈话并在学院活动中委以重任等方式缓解了此问题。当矛盾得到解决时,它是沉默的。鼓励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在压力期间保持乐观的态度。解决一个问题后,要多总结,今后遇到此类问题是可以参考借鉴。

学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发展,致力于形成一套稳固成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将形成了积极的互动,相得益彰。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此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的当务之急。积极探索全员参与的实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养国家优秀人才。

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一)紧抓意识形态的阵地

意识形态的教育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以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为主体,深刻理解和把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采用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它利用“互联网+”整合、创新、开放的特点,巧妙地占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线。

(二)依靠机制合力的构建观

合力机制的建设是护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方向,特别是第一个指导和帮助年轻学生克服生活的按钮。“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单要依靠高校的教育资源,更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发挥出应有的合理作用。只有建立互联互通的制度体系,才能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政府加强领导,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大学结合教学,建立有序的教学机制;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能量。

(三)依托技术植入的创新观

技术植入的创新观点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应用已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与发酵的重要途径,这要求大学做好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网络和线下呼应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项目,有必要开展线下有趣的教学。只有在良性互动中,才能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四)建立完善的体系

该系统的建立是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趋势,从而构建基本理论框架,分析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原则和对策。构建实践操作系统,建立评估的指标体系与实施效果的评估,建立法律、自律等保障机制。这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大工程,它可以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研究,促进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掌握,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有效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论与启示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可以弥补现实社会心理教育手段的缺失和缺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大学生很容易放下防御,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它可以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避免大学生粉碎网络,进行网络欺骗,维护网络安全。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积累经验,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颖.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9,(39).

[2]马立骥,李国柱.对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5).

[3]孙江洁.张利萍.解方舟.何成森.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4]张卫青.费菲.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

[5]姜巧玲.高校網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201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e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ake the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Yan '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U jing,LI Xiao-lu,SU Qing-yuan,ZHANG Zhe-hao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Yan 'an University,Yan 'an,Shaanxi 716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ising again.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big data,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has made new breakthroughs and produced many new things.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Internet users.The network syndrome,the network love phenomenon emerge in endlessly,as well as causes the suicide and so on phenomenon to caus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attention.Therefore,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positive exploration and the practice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network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o on aspect,provides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he reference.

Key words:Internet;mental health;College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9-07-18

课题项目:延安大学2019年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D-FDY-KT2019023)

作者简介:徐菁(1987-),女,陕西省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