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在学校受了欺负却不告诉家长,这届孩子怎么了?

2021-11-22 10:32:32点击: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班的家长群这几天是格外热闹。先是周二晚上,有个女孩家长在群里呼叫XXX家长联系她。这一呼叫不要紧,接下来的一周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家长呼叫XXX家长。米粒妈看这阵势,XXX是没少惹祸啊。我问米粒,“今天XXX干什么了?”米粒一听XXX的名字,顿时就有点炸了:“妈妈,你是不知道,XXX天天打人,上课还捣乱。昨天把甜甜打哭2回,老师要告诉甜甜她妈,甜甜还哭了,她不想让她妈知道……”在学校受了委屈,为什么还不愿意告诉家长呢?

米粒妈想起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儿。深圳26岁的青年小林,从6岁到现在,经常受到肺炎的“骚扰”。小林怀疑,自己并不单单是“肺炎”这么简单。小林的怀疑,来自于他6岁时曾不小心吞下过一个哨子。那时候年纪小,怕父母责备,就没有告诉父母。每次肺炎小林会把这段经历告诉医生,也做过不少检查,不过都没有找到哨子的踪影。直到他26岁再次肺炎,做CT检查时,医生发现他肺里似乎有个东西,但单凭CT没办法看清到底是什么。医生用支气管镜度对小林做了更详细的检查,最终找到了藏在肺部右下叶支气管的那只哨子。

最后,医生通过支气管镜和电刀,在小林的肺部做了个微创手术,才把这个在小林体内20年的哨子取出来。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米粒妈就在想,如果小林能在吞下哨子的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及时送医,他就不必反反复复受20年肺炎的折磨了。很多人跟父母沟通时习惯“报喜不报忧”,觉得父母就算知道也帮不上忙,只是徒增烦恼。对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来说,这种想法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危害。跟父母比起来,我们算是强者,有一定的经验和阅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年幼的孩子也习惯“报喜不报忧”,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自己扛,不敢告诉父母,这就不是什么好现象了。南京一个小男孩,因为撞坏了学校的玻璃忐忑不安,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他选择从高楼跳了下去。在给奶奶写的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字迹,是他这一生最后的挣扎:

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学校的玻璃,鲜活的生命,在孩子的想法里是可以划等号的。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想法不对,可我们不知道孩子会这么想,会这么做,孩子也没有给我们了解他的机会。遇到麻烦的时候,孩子会用他不那么成熟的大脑分析,找到自己以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选择不告诉家长,必定是他觉得,告诉家长会让他的情况更糟。也许是他被威胁,告诉家长会更惨;也许是他觉得父母帮不了他;也许他觉得父母会责罚他,让他受更大的委屈,或者父母会让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总之,孩子就是选择了自己扛,直到自己不堪重负。

孩子这样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米粒妈有个同事讲过她家孩子的一段经历。那时候孩子4岁,她带孩子在小区玩。小区里有个小舞台,到地面有七八个台阶的高度,孩子在那上上下下爬台阶玩。突然孩子脚滑了一下,摔了一跤,下巴正好磕在台阶上流血了。同事看到流血就有点慌了,赶紧叫车送孩子去了医院。孩子就刚摔倒哭了两声,从同事抱起他往外走到医院,挂号、打麻药、缝针,愣是一声没哭。医生护士一个劲儿地夸孩子勇敢,同事也觉得很欣慰,4岁的孩子确实表现得挺勇敢。可回家的路上,孩子跟她说了一句话,她差点哭了。4岁的孩子,下巴上贴着纱布,眼睛里挂着泪珠,怯生生地看着她说,“妈妈对不起!“

同事的心颤了一下,她问孩子“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孩子说,“因为我受伤,要让妈妈带我去医院,要不然我们早就可以回家了,我惹麻烦了”。同事说,她事后一直在回忆,她做了什么让孩子觉得自己错了。可她确实没做什么,她没有指责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也没有说孩子”惹麻烦”之类的话。孩子就是这样,他有自己的小逻辑。即使是小意外,他觉得跟自己有关就是自己的错。没有责备,没有指责,没有火上浇油,孩子也会觉得发生的事情跟自己有关。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的概念,验证了孩子这种想法的普遍性。皮亚杰提出,孩子的判断和行为会受自己的需要与感情的强烈影响。7岁以前的孩子,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事物,不大会理会旁人的意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让孩子顺利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家长就不要再给孩子制造“他是中心”的幻觉了。比如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他,他可以不遵守规则,搞特殊化,这些都可能让孩子长时间停留在自我中心的世界。

当然,这个年龄并不是绝对的。孩子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受自我中心主义影响的阶段就会越久。因为孩子的认知和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全,孩子会下意识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因他而起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他造成的。就像我们会听到孩子“吹牛”,“多亏了我,我们班跳绳才得了第一名”,这是他把好的事情归到了自己身上。孩子也会把周围发生的坏事归到他自己身上。比如,父母吵架了,他受伤了,他被欺负了,他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孩子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会让孩子受委屈之后产生“自责”心理。在孩子“自责”的基础上,父母再对孩子有言语和行动上的指责,孩子心里的刺就会越来越深。受了委屈就只会憋在心里,再也不想说了。如果没什么大事儿,父母最多抱怨孩子“有什么事儿都不跟家里说”。可万一孩子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就像打碎玻璃的男孩,后悔就来不及了。

米粒妈想起初中同桌一段“惨痛”的经历。刚上初一没多久,她就近视了。写字只能趴在桌子上,眼睛离桌面特别近,看不清黑板,上课只能听老师讲课的声音,下课后抄我的笔记。我跟她说 ,“你可能近视了,让你妈带你配副眼镜去吧!”她一边抄笔记,一边斩钉截铁地说,“我才不要,我妈肯定说是我看电视看的,会骂死我的”。就这样瞒了半年多,直到在家里眯眼睛看书被她妈发现了。幸运的是,她没有挨骂,她妈带她去配了眼镜。事后同桌说,“我妈竟然没骂我?上回我跟她说咱班有人戴眼镜了,我妈一个劲地说她是看电视看的,把眼睛看坏了。我以为她也会这么说我呢”。父母随口说出的一句评论,在孩子心里翻起轩然大波:眼睛近视是因为电视看多了,是孩子的错。推到自己身上,也是同样的结果吧?所以她才宁愿忍受看不清黑板带来的种种不便,也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近视的事实。

对孩子明晃晃的伤害,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察觉出来。比如,孩子被人欺负了,父母说,”怎么就欺负你,你肯定也有问题“,或者轻飘飘地说,”你想多了,跟你闹着玩呢!“很多时候,孩子会从我们对旁人的态度,总结出一整套的道理,就像不敢告诉父母自己近视的同桌。对遇到麻烦不敢告诉父母的孩子,旁观者可以苦口婆心的讲一番大道理,“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就算父母骂你两句,也是真心为你好!”可对孩子来说,他预测的是告诉父母即将迎来暴风骤雨,隐瞒不说却可以“风平浪静”,他不愿意冒险。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中学生有一次在班里出丑,就觉得全班每个同学都在背后取笑她,甚至觉得同学咳嗽都是在针对自己。这个女孩觉得全世界都跟她作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肯定会想,她想多了。全世界没有针对她,别人咳嗽不是针对她,这是我们认为的现实。心理咨询师也想着应该帮女孩认清现实,但效果并不明显。直到督导师说了一句话,才彻底走进女孩的世界。督导师说“你每天都感觉到那么多人针对你,真的是很辛苦。“他们是不是真的针对你我不管,但你感觉到被伤害了,那就是真的被伤害了。

对一个遇到麻烦受尽委屈的孩子来说,认清现实固然重要,但能有人跟他站在一起,理解他,才是支撑他走出来的力量。现在只要米粒跟我讲他同学朋友遇到的麻烦事,我就会想起我的同桌。我会把米粒讲给我的事情,想象成是米粒遇到的,或者他可能会遇到的。我不会简单粗暴地评价对错,我会耐心地听米粒讲,听他愤愤不平。米粒跟我讲甜甜挨打不敢告诉妈妈,我跟米粒说,“我理解甜甜不想告诉妈妈的心情,但她还是应该告诉妈妈。妈妈知道她被欺负会心疼,会帮她想办法”。《夏山学校》的作者A.S.尼尔语说过,对每个孩子来说,大人的认可就是爱,不认可就是恨。最后,米粒妈想说,我们给孩子的认可,不应该只针对孩子自己,还有他的同龄人,他同龄人遇到的麻烦。只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才愿意跟我们敞开心扉!

 教育教学论坛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教育教学论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