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1年第45期·高质量就业背景下的工程类本科人才敏捷培养模式构建

2022-7-22 9:58:36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5期

李莉 刘志光 吴怡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新工科;工程类本科人才;敏捷;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跌跤式经验驱动的工程类专业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为例”(GJB1421251)

[作者简介] 李 莉(1977—),女,河南孟州人,博士,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教育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刘志光(1976—),男,湖北沙市人,硕士,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和大数据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5-0165-04? ?[收稿日期] 2021-06-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当前我国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的关键环节,也是基础性条件和前提。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就业数量及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高校就業面临更大挑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就业率转变为关注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高等教育工作者担负着“质量强国”的人才培养重任。

一、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

提高就业质量首先要正确构建其评价体系,从核心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达成模式。工程类专业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1.较高的岗位需求与从业者的专业匹配度。首先,从业者应具备获得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其次,应具备根据发展需要动态适应岗位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2.相对完善的职业环境及合理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为从业者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等价的劳动报酬以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3.相对自由的工作决策空间。高级工程型人才所从事的岗位具有明显智力主导的特征,故高质量就业岗位需要为从业者提供能发挥其创造性和决策能力的空间。

4.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从业者应能在良好职业匹配的岗位上获得良性感受,这通常从职业声望、工作内容与期望符合度等方面来体现。

基于以上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分析及借鉴学者孔微巍[1]的研究成果,高质量就业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工作质量,其次是工作环境,即针对工程类人才,高质量就业应使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提升。此外,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和正确价值观。

二、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及需求

工程类本科专业因其工程化背景的约束,学生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直接挂钩,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人才核心竞争力影响其职业发展空间。行业既是人才的接收端,也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外部环境对行业产品和技术提出了动态需求促生了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2017年2月,教育部提出应用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工科”计划[2],并在2018年10月25日批准了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一步推动了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进程。多位学者对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相关研究[3-7]。产学紧密结合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工程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应着眼于产业需求,构建动态自适应的多资源融合敏捷培养模式,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快速适应能力。

三、着眼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类本科人才敏捷培养模式

1.关于“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理解。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提出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非技术因素问题的能力是迫切需求,也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难点之一。高校人才培养应借鉴企业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设计相应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相应能力(见表1)。

高校可在教育环节借鉴企业动态适应机制,使人才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快速适应甚至积极拉动外部发展正向引导因素。表1中,将工程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即起点校准阶段(完成综合平台性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提升阶段(完成与领域密切对接的专业方向能力提升)和激发阶段(完成企业环境下人才综合能力的激发)。

2.敏捷概念的引入。敏捷概念最早起源于制造业的“敏捷制造”,其目标是通过快速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使参与者能满足各自利益并获得共同利益,灵敏和快捷是其主要特征。基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输出端必须满足灵活多变的社会需求,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因此可将敏捷的核心思想引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敏捷培养模式需关注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科及产教融合的教学资源配置,以及延迟的专业方向分流。通过迭代演进、快速重构的多目标培养输出途径及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人才对产业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

3.工程类本科人才敏捷培养模式的构建。设计校企融通生态系统,需要将产业资源引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智力资源也可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实现校企双赢。满足多领域融通新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本文设计的敏捷培养模式突出体现了以下特点:(1)培养目标融合。在培养目标制定及调整过程中,充分调研产业需求,听取行业专家意见。实现专业设置及培养环节与产业发展变化及结构调整趋势相适应,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人才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2)可快速重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敏捷培养的核心是快速、低成本地实现重组和演进,因此课程体系要在标准化前提下完成模块分解,划分过程应保证平行模块间学分相同、模块间开课逻辑顺序正确、模块内课程开课时间不冲突等。在产业需求变化时迅速实现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3)学科融合。将多学科融合应用于敏捷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还能为人才培养提供速度快、成本低的调整保障,更有利于领域合作解决大规模复杂工程的问题。(4)产教资源融合。产业与高校在各自优势上的互补性推进资源融合、发展共赢。

基于以上分析,设计如下工程类本科人才敏捷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本模式以产业需求为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之源,利用云平台等手段实现校企资源灵活、低成本的整合;利用多学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科研反哺教学;利用动态重构的课程模块组合实现对行业新需求生成快速原型;利用产学深度融合的沟通机制实现对原型修正及迭代上升;利用“校准—提升—激发”分层次迭代递进实现培养目标,最终通过开放、敏捷、自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程型高级人才就业质量的提升。

四、实证分析

某教育部直属的“211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一直致力于高级人才培养,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与多家国内外知名軟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论证、制定、调整过程中充分吸收来自软件行业的实际需求,且在人才培养的诸多具体环节进行大量合作,主要包括:校企共建实验室、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校内实践环节培养、校内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及考核、引入企业案例和行业标准、共同出版教材、在企业中完成新生实习和第四学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大赛、教师科研及学生创新的企业孵化等。此外,专业还为企业合作人员的学术提升提供了帮助。

在课程体系上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第1~3学期以计算机大类形式培养,主要为计算机基础、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平台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建立计算思维基础、掌握专业大类基础知识的同时,尽早满足新工科关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第4~8学期,学生完成专业选择和兴趣领域专业模块培养环节,提升、巩固计算思维能力,完成专业方向核心素质培养。其中第4~6学期,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及行业最新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模块组合,包括理论课程与阶段性和综合性实习、实践等。平行模块间做到学时、学分统一;模块内部课程之间做到开课时间合理;前后续模块间做到知识支撑到位、知识层次与能力培养迭代上升。第7~8学期,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参加企业项目实践。在这期间,校内外双导师指导学生结合企业项目完成毕业实毕业设计。专业党支部与部分接收实习生较为集中的企业党支部建立对接,完成学生第4学年的校外学习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调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收到了来自数十家企业的好评,不论是在职业符合度、薪资,还是在职业发展轨迹上来看,都是令人满意的。毕业3年后,95.6%的学生已成为企业的核心力量,这也成为吸引更多企业与专业展开合作的动力基础,形成良性循环,迭代提升。

五、结语

高质量就业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需要。肩负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需结合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科学构建培养模式。工程类高级人才培养因其自身特性,需要与行业、企业密切关联,相互融合,构建动态、开放、敏捷的培养过程。该体系的构建应首先着眼于目标人才输出标准,根据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相应目标达成途径。同时,该体系应具有快速适应和调整能力,缩短变化响应周期,从根本上保证实现途径与外部环境的快速融合。然而,高质量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教育层面的因素,还包括社会、法律、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具体机制。高校本身也因各自的不同定位和特色,在培养模式上不尽相同,开放融合的产教环境在实现机制中仍面临诸多具体问题有待解决。工程类高等人才培养只有不断根据内外环境的动态演进,才能找准适合自身的定位,才能实现合格的人才输出和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