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2期·军校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2期
周媛媛,杨凯新,张贝贝
(海军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3)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教员培养是军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老年教员等其他队伍培养相比,新教员队伍是直接关系到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培养对于院校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随着军校改革的深入,新教员来源、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新教员培养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将在研究教员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新教员的特点,结合长期培养的目标性和阶段培养的针对性,设计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提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模式。
一、概念界定
(一)新教员
很多文献采用“青年教员”一词,这一概念主要依据年龄来划分青年的范围。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实施办法》(2000年修订)规定,高校青年教师的标准是:自然科学类教师不超过40周岁,社会科学类教师不超过45周岁。文献[3]将青年教师界定为: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本文的研究对象则是从入职到基本胜任教员岗位的军校青年教员,属于青年教员成长的初级阶段。在军校编制体制调整以来,大量教员以社招形式加入军校教员队伍。他们的来源比较复杂,有刚刚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有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其年龄范围从25岁到40岁,跨度非常大,因此无法单就年龄来界定新教员的概念。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落实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参考这一意见,本文根据教员的成长阶段,界定新教员为入职军校不满5年的青年教员。
(二)教学能力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能力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如从心理学层面出发,教学能力可被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从组织层面来看,教学能力可被界定为:教师运用特定教材或采用其他特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可见教学能力是教员从事教学活动需具备的综合能力体现。本文在以上概念基础上,细化教学能力如下:(1)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等;(2)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将知识逻辑转化为讲授逻辑的能力,教学素材遴选和组织的能力,将讲授内容转化为讲义和多媒体的能力;(3)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课堂口头表达和肢体表达能力,教学手段运用能力,课堂节奏和纪律把控能力,与学员沟通和互动能力;(4)教学评价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实施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能力,教学反思和调整提高的能力;(5)教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针对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能力,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二、教员成长规律研究
教员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且与个体条件、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有密切关系,但依然可探究其基本规律为教员培养提供理论支撑。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费朗斯·富勒(Fessler.F)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拉开了教师职业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关于教员成长规律的阶段论大体有如下代表性研究成果(见表1)。
表1 教员成长阶段主要研究成果[6]
在以上理论成果基础上,国内研究人员也根据国内高校教师队伍特点,对教师成长规律也做了相关研究。如文献[3]将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划分为职前、职初和在职三个大阶段,文献[7]将青年教师的成长划分为角色适应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但是现有文献都是针对地方高校展开的研究,本将以军校青年教员这个群体为对象展开分析。
在军校改革转型很长一段时间内,社招文职都将是教员的主体。他们来源广泛、经历不同,对军校教员的工作性质认识不够清晰。军校的教学氛围、内容和要求极其严肃、严谨、规范的程度与地方大学有很大差别。本文将军校青年教员的成长过程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1)形成期:教员在参加工作的前3年是师德师风培塑、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业务能力培养、心理素质锤炼的关键期。新教员需要调整已有知识结构,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融入新的工作集体,了解新的工作程序和规律,具备基本教学能力,完成从社会青年到军校教员的角色转变。(2)发展期:教员参加工作的4~10年是已适应军校教学工作且开始走向自我提升的关键期。此阶段教员具备积极、稳定的心态和独立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开始主动发现问题、开展研究和改革、乐于交流反思,参与或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工作积极性高涨。(3)成熟期:教员参加工作11~15年后进入教学能力成长的成熟期。此时,他们已经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教育理念,练就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教学骨干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
三、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设计
本文研究对象是入职不满5年的新教员,根据个体成长速度不同,教员在这段时间一般处在形成期(或跨形成期)和发展期。本文将结合长期培养的目标性和阶段培养的针对性,设计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
(一)培养目标设计
军校教员的教学能力培养路线从新手教员开始,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成长为熟手教员,这是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目标;经过15年左右的时间,新手教员能成长为专家教员,这是新教员培养的长期目标。具体来讲,新教员能按3年站稳讲台、5年讲好一门课(熟手教员)、8年参赛拿奖、10~15年成为教学骨干(专家教员)、20年成为教学名师的路径成长。
(二)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设计
在新教员培养的5年时间,一般涵盖了教员教学能力成长的形成期和发展期的初期阶段,这5年培养时间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完成角色的转变,成为一名具备教员资格的新手教员;二是完成从新手教员到熟手教员的衔接准备工作。如图1所示,本文将新教员培养的5年时间细分为3个阶段:培塑期、稳固期和提升期。
图1 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线
第一个阶段——培塑期(约1年时间)。新教员从地方大学毕业或从社会其他岗位进入军校,虽然他们在学生时代对教师职业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但是他们没有深入地以教师的身份去体验过这个职业。那么在这个时期的总目标是拿到教员主讲资格,具体来说要完成三个任务:(1)融入环境:军校是培养军官的基地,作为培养者首先要作风过硬、绝对服从、勇于战斗,这里有地方大学没有的条令条例、严明的纪律和艰苦的考验,所以培训的第一步帮助新教员适应军校的环境,融入军校的氛围;(2)点燃热情: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军校教员更是太阳下最光辉、最要经受考验的职业,因为他们培养的是将来要战场杀敌、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军人,这份使命既艰巨又无比光荣。因此,这个时期的培训要通过使命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点燃新教员从军报国的热情以及对军队教育事业的热爱,打牢思想根基;(3)规范动作:入门讲规矩,新教员站稳讲台首先要打牢基本功,主要包括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基本流程、教学设计方法、教案编写规范、板书和PPT设计要求、仪态仪表要求等。新教员在这阶段树立牢固的规矩意识,才能为日后的稳步发展打牢基础,如果规矩没立好,那日后发展的步子很难迈得又快又稳。在这个阶段,新教员的关注重点一般放在自己身上。身处一个新环境、面对一份新工作,新要求、新职责,新课程辅教任务、教员资格考核等等扑面而来,新教员很容易产生焦虑、矛盾和自我怀疑,萌生出“我真的适合这个职业吗?”“我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大的认可?”等问题。他们在不断地摸索、交流、学习和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明晰自己的特点,确定努力的方式和方向。
第二个阶段——稳固期(约3年时间)。新教员在培塑期对军校教员的职责使命、工作规则要求主要是通过大量集中的讲座、研讨、参观等培训活动来了解和掌握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一时期主要停留在写好一份教案、讲好一次课、通过资格考核的水平上。因此,在往后的3年时间便开始进入以教学实践为主、培训活动为辅的稳固期,实践培塑期吸取的理论知识、实验专家授予的各种教学理念和方法、练习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技能和手段、强化教学活动开展的规则和要求,具体来说要完成三个任务:(1)钻研领悟。新教员入职一年后,一般开始尝试和老教员合上一门课程,甚至独立承担一门课程。为了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新教员必须要主动思考、乐于钻研,在“责任田”里进行教学活动的实验,不断地总结经验、反馈提升;(2)掌握规律。培塑期重在规范新教员的思想和行为,稳固期重在发挥新教员的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掌握教学规律,如:如何有逻辑地讲好一堂课,如何进行板书和PPT的融合设计,如何有效运用考核方式,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如何跟学员进行高效沟通等等;(3)初现风格。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的锤炼,新教员初步建立站稳讲台的信心,对课程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讲授逻辑,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日趋熟练,对课堂的把控有了自己的节奏,对语言和肢体的运用有了自己的心得,即已经初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这个阶段,新教员的已熟悉军校环境、融入工作集体,心态日趋稳定,关注的重点也从自身转移到工作上,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如何上好一次课、如何设计好一次教学活动等内容上来,对于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认可度充满了热情。
第三个阶段——提升期(约1年时间)。新教员在稳固期非常需要团队的指导和老教员的传帮带,渐渐稳固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后便进入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期。他们从心理上接纳并认可教学工作,对待工作的状态更为专业、稳定和积极,教学经验逐步丰富,业务水平提升已具备良好基础,具体来说这一阶段要完成三个任务:(1)尝试创新。这一阶段,新教员开始尝试脱离指导教员的传帮带,脱离他人的教学思维和惯性,建立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开始独立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探索更多的可能性;(2)自我发展。根据自己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学习相关教学资料和相关培训课程,主动争取进修、调研、部队代职等机会,主动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主动尝试教学改革,申请教育科研、教学改革课题,不断进行业务能力的自我提升;(3)塑造风格:在对课堂教学的把控有一定自由度后,教员进入教学风格的塑造期,如大胆地突出自己的语言魅力,形成幽默型教学风格;发挥自己有亲和力的优势,形成清新自然型教学风格;发挥自己激情昂扬的特点,形成情感型教学风格。在这个阶段,新教员跨入教学能力发展期,关注重心从“教”的工作本身慢慢转移到“学”的主体—学员身上。他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如何帮助学员更有效地学习,课程教学如何能帮助学员更能胜任将来的岗位。这个阶段是青年教员发展期的初级阶段,顺利经过这个阶段,一名新手教员就已成功培养为一名熟手教员,教学能力将正式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四、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教员的成长受到个人、环境、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员的培养也必须多方用力、各方调动。本文结合笔者单位的新教员培养实践,探索创新了一种“三级联动、纵向贯通、三点培养、持续用力”的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模式。
“三级联动,纵向贯通”是指大学、学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合、层层分工、各司其职、履行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职能,直至将能力培养落实到每个教员身上。在这一培养体系中,大学负责组织集中岗前培训,开展关于教育方针、政策制度、教育心理、教育模式等方面培训,一般采取专家讲座、现地参观、课堂观摩等形式开展,时长一般为1~2个月。通过这一个月的集训,新教员将基本了解军校教员的工作环境、性质和要求。大学的培训是宏观的、整体的、短期的,后续更多细致的、扎实的、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工作,还需要学院(系)和教研室这一级来完成。学院(系)作为二级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在后续阶段集结资源、组织协调、精准施策,长期扶持新教员。教研室作为教学一线管理单位,负责为新教员配备教学指导团队和带教导师,落实辅教制度。
“三点培养、持续用力”是指院(系)室两级持续用力,用近5年的时间从师德师风、专业水平和教学基本功三点上用力培养。(1)师德师风培养。笔者所在学院在新教员师德师风培养过程中,探索了“学习教育、引领示范、日常熏陶、亲身体验”的系列举措,效果良好。首先,制度化进行坚定举旗铸魂、筑牢思想根基,端正价值追求、增强奉献精神,加强品行修养、保持良好作风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强化报效国家、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第二,通过典型示范教育,使抽象的目标要求具体化。邀请身边的优秀模范教师,通过报告会、讨论交流的形式,使个人的学习提高有“参照”。第三,通过辅教活动,新教员跟随带教导师经历课程准备的辛苦、感受课堂授课的魅力、体验课后辅导的耐心,接受师德师风潜移默化的熏陶。第四,多与学员接触,体验作为教员的那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可安排新教员多参加学员队班务会,了解学员的理想、规划或迷茫,可多参加辅教工作,帮助辅导学员,承担答疑解惑的任务。(2)专业水平提升。笔者所在学院和教研室坚持“专业博专融合、学术能力提升、部队实践加强”三方面的培养。笔者所在学院近年招收的新教员大多是硕士博士学历,研究工作基本聚焦某一点。教研室要基于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合理规划和安排新教员课程。尽量在专攻一门课的基础上慢慢向“一人多课”转变,帮助新教员熟悉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知识架构、丰富专业知识。再有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加强对新教员参加学术交流、专业技术培训、学历提升等活动的支持,帮助新教员开拓专业视野、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科研素养。“为战育人”首先要求教员了解部队、了解战场。学院和教研室应该多让新教员参与调研、技术保障、演习演练、代职锻炼等活动。让他们在开始就零距离接触部队、接触武器装备、接触战场,树立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的理念。(3)教学基本功锤炼。笔者所在学院和教研室两级联动,实践和总结了“集结资源、高品质导,分解环节、高精度导,辅教课程、全过程导”的新教员基本功夯实策略。首先,学院统筹资源,加大对新教员参与会议交流和线上培训的支持,主要聚焦教学理念的更新、新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并且学院牵头成立“新教员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工作坊集结全院知名教授、优秀教员、教学骨干,发挥他们在教学方面所长,为新教员提供高水平、宽视角的指导。第二,工作坊活动聚焦新教员所必备的素质和技能,针对教学实施的具体环节选取主题,采取在线学习、讲座交流、实操展示、能力比武等多种形式为新教员开坛设讲。我们将教学过程分解,手把手教,让新教员看到一堂课最好的样子,理解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精髓,掌握教学实施的正确方法。这些培训活动的主讲人有全国模范教师,有海军授课质量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得奖教员,有大学青年教员基本功竞赛十佳得主,有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得主。第三,辅教制度的落实,带教导师和新教员“一对一”结成帮教对子,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结课总结,新教员全程参与、旁听和辅助,带教导师全过程逐一环节对新教员进行指导。第四,成立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长期跟踪新教员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精准评价、指导和帮扶。
结语
强军必强校,强校必先做强师资队伍。教学能力作为教员的立身之本,必须从早从严抓起。本文在研究教员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军校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着力经过“培塑期、稳固期、提升期”三个阶段5年时间将新手教员培养成为熟手教员。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大学、学院、教研室三级加强管理和分工,从师德师风、专业水平、教学基本功三个能力基本点,三管齐下,总结提出了“三级联动、纵向贯通、三点培养、持续用力”的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笔者所在大学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 上一篇:2022年第27期·财经院校系统思维培养教学研究与探索 2022/12/26
- 下一篇:2022年第27期·高校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浅谈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