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1年第41期·高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管理实践与思考

2022-8-11 10:16:33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1期

付晓林 岳中文 单仁亮

[关键词] 导师制;本科教学;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项目“全程导师制培养体系下的本科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J200726)

[作者简介] 付晓林(1992—),男,山东邹城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125-04 ? ?[收稿日期] 2021-01-19

一、本科生全程導师制内涵及要求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互动式育人模式[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初见成效[2],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从研究生院转型研究型大学、发展本科教育教学的重大转折点。总结优势,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切实提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对于新时期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创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3]。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自2015年在学校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各方面工作有序进行。针对导师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条梳理,整理汇总如下。

(一)导师制学生分配标准尚不明确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开展导师制试点工作的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适当参考新生生源地与导师家乡因素随机分配导师,尽量以“老乡”“乡情”来增加师生交流的共同话题,从而达到师生沟通顺畅、增进学生归属感的目的。但这些都难以保证所有导师分得的学生成绩、素质保持均衡相当,给后续的导师工作考核评优、导师制津贴再分配等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难。尤其是来自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导师们唯恐避之不及,即便后续开展二次分配、师生互选等,这部分学生无疑是分配时的难点。因此,仅凭学生的成绩与获奖这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有失公平。同时,各专业生师比不均衡也导致在学生分配数量上的差异。学院考虑过将二年级转专业学生分配给新生未报到的导师以补足学生数量,但是对后续导师指导新生年级学生大学生创新训练组队、该年级导师制团队建设等都带来严峻考验。学生入学后二次分配的标准和原则也较为模糊,学生成绩、专业学习的方向以及师生之间互相的意愿、导师工作强度等因素均需要综合考虑,不能以偏概全。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应该制定更全面系统的学生分配标准、导师评价体系,以保持广大师生对导师制工作的热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导师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师生对导师制缺乏重视

导师制建设对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体现在负责的导师为了提高指导学生成绩,通过日常沟通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了解关心学生特别是挂科学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督促,一些年轻热心教师,会积极主动联系辅导员、任课教师掌握导师制学生的最新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全力协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习生活任务。但是对于极个别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学生,不仅不感激导师的谆谆教诲,反而产生抵触逆反心理,学生不配合、不尊重的反馈严重挫伤导师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实施导师制目前尚无强制性,这使得导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导完全依赖导师的自主性、责任感和重视度。极个别导师因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以及职称评审压力,疏于对学生的关怀,甚至是对学生漠不关心,成为“名义导师”,或者仅安排自己的硕博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变成了“研究生为主的副导师制”。和被导师关心的学生形成对比,缺乏导师关心的学生难免对导师颇有意见,进一步加剧学生对导师的抵触,申请更换导师的情况不可避免出现,严重影响导师制工作的正常推进。

学院精心设计并下发的导师制手册,大部分学生束之高阁,只有上级检查或导师评奖的时候,导师才会安排学生补充填写。导师制手册并未发挥过程管理的监督作用和效果,手册里设计的交流记录、导师评语、学习心得、成绩记载等均未真正实时记载。学生毕业后导师制手册也大多随其他资料一样丢失,甚至未毕业学生每学期均有丢失情况出现。师生对待导师制手册漫不经心的态度,也间接反映了导师制工作开展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三)导师制指导内容尚不清晰

尽管学校鼓励学生在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设计、实习实践等各教学环节自由选择甚至跨专业、跨院系选择指导教师,但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从增强学生与导师联系、加强导师制的连续性、贯彻落实导师制工作成效等方面考虑,鼓励学生优先跟随导师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使导师制尽可能发挥效果。如果要求导师对学生四年的学业指导涵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乃至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内容,一旦学生感兴趣方向与导师研究方向有所差别,对后续导师制指导、师生二次分配、双向选择等都是严峻考验。而导师制指导内容是否一定要包含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科研创新训练,还是仅仅对学生生活、专业学习起到沟通疏解、引领指导的督促作用即可,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明确。

(四)导师制监督管理机制体制尚未健全

目前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没有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作用,无论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再到创新教学,都是被动接受,等待任课教师的通知和催促。通过辅导员从学生方面收集导师指导情况往往得不到全面客观评价,片面、零碎的学生反馈肯定不能作为评价导师指导的参考。而通过收集导师制指导手册的方式进行评价,考虑到在校本科生千人上下,每学期定期开展导师制检查,从手册收集、整理、考评再到分发,每个流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和人力、时间,可操作性极低。由于不能及时深入收集学生反馈,学校、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导师指导学生次数及质量难以进行有力监管。尽管导师制不一定局限于某种的方式,但是作为师生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面对面的指导交流是导师制工作的核心环节。该方式的反馈评价考核管理机制体制的薄弱匮乏使得很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指导流于形式,应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