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8期·企业教育中加强管理企业合同的探索与思考

2022-7-5 9:58:25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8期

孙蕾

[关键词] 意义;问题;对策;建议和思考

[作者简介] 孙 蕾(1971—),女,河北南皮人,学士,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计财部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8-0045-04 [收稿日期] 2022-01-12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以保证企业稳健持续的发展。目前,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将影响到会计报表数据、会计组织、经营管理等多方面,不仅涉及财务人员,而且涉及法律及其他业务人员。一些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许多违规问题,如缺乏合同管理系统、合同前期签订流程流于形式、合同履约和后续阶段的问题等,因此,必须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合同的管理。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最后对如何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提出了建议。

一、加强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今的市场竞争激烈,风险无处不在,合同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合同管理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为双方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1]。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部门尤其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参与和管控,且应严格按照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尽量避免合同风险的出现,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合同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合同管理十分重要,因此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定义

企业合同管理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企业通过合同管理,依据合同履行其权利义务。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有三种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二)企业合同管理目标

企业合同管理目标包括防范合同风险、规范合同管理、维护合法权益、力争公司利益最大化。合同是市场的产物,合同管理必须遵守《合同法》,以及相关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参照有关政策依法办事,层层把关,有问题及时解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应根据《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府部门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同管理制度,预防为主,跟踪监督,解决合同中的纠纷,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合同管理制度的内容

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平台;加强合同前期的审批和审核工作;完善合同条款内容,形成范本合同;增强合同后续管理工作[2]。具体包括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保存,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档案管理,合同履行和结算情况,合同相关风险的防范和纠纷处理机制,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合同统计与考核检查办法等。如此一来,合同的全过程才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二、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合同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般来说,合同普遍存在合同要件不全、无签署日期、无法人代表签字、合同过期未续签等情况。传统手工合同管理落后,目前的管理方法都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隐患,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合同管理系统

采用传统手工合同管理有很多缺点,各部门的数据条款格式不一致,容易产生统计误差;当企业需要查阅以往合同进行决策参考时,往往不便查找,耗时费力且汇总困难;传统的手工合同管理也容易存在被人篡改、偷盗及损坏的安全隐患;等等。手工管理合同缺少对合同进度、结款等关键节点的预警,不能提示管理者及时签署,无法准确预测近期可能发生的收支项目。合同管理系统的不完善会给企业带来经济风险。

(二)合同的前期签订流程流于形式

1.合同的签订前期,对供应商资质、合同条款等方面研究不仔细[3]。合同前期的工作过程流于形式,如忽略和轻视比选、招标、询价等工作,对合同签订对象的资信状况等方面未进行持续的调查及关注,比如采购时都会找自己已经熟悉的供应商,无法真正做到“货比三家”“价格从优”,失去了保护企业生产应有的作用。另一个问题,一些企业为了加快合同签订、简化流程,将大金额合同拆分成几个小金额合同,规避招标和竞标、竞价。

2.有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先干活后签合同,依法合规经营的法律意识淡薄。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未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产生纠纷,给企业造成损失,形成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导致企业违规经营。

(三)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合同履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往往是合同表述不严谨;合同具体条款约定不明确或不全面,如没有考虑税收政策的变化;合同条款有漏项,如漏掉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没有及时发出必要的书函;合同应变更的部分没有变更;等等。这些问题合同不仅不能起到监控的作用,反而会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四)合同签订后的问题

合同签订后,管理力度明显减弱,大部分企业缺少对合同进行跟踪落实、归类整理、编号存档等后续工作的部门,认为合同签订完成就结束了,在合同签订后忽视归口管理控制工作,对相关内容没有及时变更补充,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导致合同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出现无法正常履行的风险。

三、企业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因违规合同问题,导致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时出现违规经营,造成企业经营和管理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在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層层审核,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使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走向成熟。

(一)加快建设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

与手工合同管理相对的是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企业通过电子信息化技术规范合同管理,建立合法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全方位合同管理平台,不仅能为企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还能规避传统合同管理的风险,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诚信,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合同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1)合同起草、编辑、修订、导入等;(2)合同审批;(3)合同文件管理;(4)合同进度查看及风险提示;(5)其他业务,如合同变更管理、结算管理、项目管理等。

(二)加强合同前期的审批和审核工作

1.抓好合同台账管理工作。合同台账管理,是合同履行的依据和记录,对实施和评价合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后,企业应重视合同的前期审批、审核工作,将合格供应商、与本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进行有效归类、整理、筛选、审核,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将合格供应商信息录入信息化系统,每种类型的供应商不应少于5家企业。企业应该在每年年底前对新旧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评级,剔除不具备相关资质、信用评级降低的供应商,对审核评级合同的供应商补充进入合格供应商目录。

(三)完善合同履约阶段发现的问题

1.增强合同履约过程的控制意识。在合同签订后,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的主要内容,明确业务中的风险、重点或关键性问题。

2.规范合同范本。有些单位的合同没有规范统一的版本,合同条款、格式、内容等不统一、不具体,合同的类别、编号等不规范,尤其非格式条款的内容,如税收、发票、违约、仲裁等相关条款的约定,最好事先咨询听取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等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因此,企业应不断改进合同模板,不断完善条款的内容及格式,从而降低合同风险,保证合同质量,提高合同签订的效率,最大限度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3.合同变更后,当事人应按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履行。变更后的合同部分代替原合同。合同变更原则上向将来发生效力,未变更的部分权利义务继续有效,已经履行的债务不因合同的变更而失去合法性。

4.抓好履约检查环节。合同履约过程中要加强定期检查和审核力度,各职能部门要仔细研究合同中属于本部门专业的条款,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后制订防范风险的对策,需要变更合同时要及时变更,并及时更新信息化系统信息;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对合同履约和管理情况进行日常和专项等针对性检查,新收入准则规定,企业与客户或该客户的关联方同时订立或在相近时间内先后订立的两份或多份合同,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当合并为一份合同进行会计处理。注意合同履行期内是否能顺利完成,通过检查找出阻碍合同正常履约的隐患和问题,提出解决争议、纠纷的方法,通过整改将企业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小,使合同顺利履约。

合同是各职能部门项目协调、统一目标的工作,不能疏忽大意。若合同签订后发现部分条款存在明显错误,则要追究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失职的责任。如果对方出现无法支付货款的情况,我公司也可以对其行使抗辩权等,使企业内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加强合同后续管理工作

在合同签订后,企业相关人员应加强合同后续管理工作,加大对合同履行的实时跟踪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合同的顺利实施。如果能预见对方出现违约风险,应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及时沟通,比如在合同中要严格按照约定结算合同完工后的尾款、提供售后服务等;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要定期更新合同台账,及时录入并保证信息化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四、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建议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企业带来了经营和管理风险,新收入准则的实施有助于强化企业合同意识、规范合同管理。因此,对合同管理全过程提出如下建议。

(一)设立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

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合同,一般来说,企业合同管理机构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较为合适,大中型以上的企业,合同管理的模式应采取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4],新收入准则也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参与和管控,企业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业务、人事、财务等部门管理人员由于本身职业特点,对法律问题不专业,而企业法律顾问的法律意识比较强,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关注市场法律环境的变化,研究法律对本企业产生的影响,所以合同应由企业合同管理机构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合同管理机构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并处理问题的能力,善于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是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好助手。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合同管理机构;法人授权委托管理;合同签订过程中的资信调查、审查、评估、签订、登记、备案管理;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管理;重大合同审查管理;合同的监督和结算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考核检查与奖惩管理等。

(三)实行合同的监督和结算管理

合同签约的目的是保障合同的全面履行,应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机制,预防合同纠纷发生,维护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对于已经签订的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合同相关权利义务执行到位,对于将要到期的合同及时协商是否续签。相关部门监督合同的执行、财务部门监督合同价款结算,及时发现问题、堵塞违法漏洞、控制资金损失。

(四)實行重大合同审查管理

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合同通常包括: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合同、资产转让合同、重大技术引进改造合同、担保合同、版权合同、特许权使用合同等,都应列为重点管理合同,合同管理机构必须参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人资信调查、合同文本起草修改、谈判、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等的全过程。重大合同提交有关方面会审,提出合同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以《合同法》和本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为基础,全面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五)进行合同的后续评价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重合同、守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合同完成后要对合同整体履行情况进行后续总结评价,对合同的进度、成本控制、质量、业务实施等进行分析,总结合同审批、审核、签订、履行及后续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健全的合同管理有助于及时止损,稳定企业的运营环境,为企业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整体经济环境来看,加强合同管理是强化企业合规建设的关键,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制度,设立企业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和执行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合同管理,不断加强合同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使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逐步构建完善的合同内部控制流程,让企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能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企业实现规范管理,规避风险,有力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