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21期·数字媒体专业“用户体验设计”课程教改探索

2022-7-8 10:38:59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1期

周扬

[关键词] 数字媒体;用户体验;设计课;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 周 扬(1991—),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交互设计、用户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089-04 [收稿日期] 2022-04-15

引言

自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Web1.0相比,Web2.0内容更丰富,联系性和工具性更强。Web1.0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与纸质传统媒介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将内容线上化。而Web2.0可以称得上是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迭代升级,它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与行为体验,用户已经从被动的内容消费者转向成为更积极的内容参与和共享者[1]。当代的数字媒体本质上可以被视为信息社会的技术延伸,是数字信息化社会中的社交媒体、服务媒体、互动媒体、推送媒体和数字流行媒介的总称[2]。因此,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紧密关注和跟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其课程教学与组织方法等进行及时调整。而数字媒体专业的“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专注于通过诸如用户调研和用户行为需求分析等方法进行产品或服务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的课程。用户体验设计在众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符合当代数字化背景下的设计类人才成为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的数字媒体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影像设计、图形界面设计等应用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而“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它的定义、起源、发展和实践方法等,让学生具有掌握用户需求进行有效分析研究的能力。课程的核心观点来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User Centered Design),即在设计过程中以整体用户体验为设计中心,由此衍生出丰富的用户研究方法,如本科阶段常用的二手资料调研、主动调研、数据分析、用户人物形象建立等,以及信息架构设计、原型设计和可用性测试等一系列的分析工作与流程方法[3]。因此,“用户体验设计”更侧重指导学生立足于探究分析用户活动轨迹和挖掘用户需求,以数字化设计为媒介来满足用户的行为需求。“用户体验设计”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授课模式以班级为主,并要求教师在固定的课时内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来说,这种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设计思维不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讲授式用户体验课程授课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容易使学生成为沉默的听者,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严重缺乏交流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即使学生通过机械学习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也缺乏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缺乏启发式和互动的教授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实践灵活性较低

“用户体验设计”课程与其他设计艺术类的课程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它更专注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但目前为了压缩课程时间成本和提高授课效率,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实践方面大多要求学生跟随固定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进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都受到了遏制。但在真实的设计实践中一味套用这种流水线式的设计方法很难获得以用户真实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方案,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走进真实职场难以适应的原因。课堂上所教授的理想化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在真实的商业设计项目中往往难以顺利落实,如果不在教学的设计实践练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一味追求贴合理论的“标准化”设计,将会加大真实设计与理想设计之间的断层,形成学生未来步入职业生涯的障碍。

(三)教学评价方法单一

教学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不足的同时,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掌握教学情况。目前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仍然以较为单一的考试或考核形式作为评价标准,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评价方式是片面且不科学的。尤其“用户体验设计”课程重点教授学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研究方法,其核心就在于用户研究的方法过程。单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方法容易忽视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个人优势和独特创造力,这对于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培养其创新能力不但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遏制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评价方法本身就违背了用户体验课程的初衷和宗旨,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用户体验课堂就是一种糟糕的“用户体验”。

二、数字媒体专业“用户体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身處当下的信息社会,人们已经习惯并且越来越依赖于使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同时人们对于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设立“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数字化背景下通过深入学习用户研究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同理心,与目标用户产生共情,并且根据不同的设计项目灵活运用恰当的用户研究方法,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给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然而目前多数高校教师对于用户体验课程只停留在固定的用研方法教授,因此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课堂结构,将重心由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中心、提高学生课程实践的灵活自主性和采用多元性教学评价方法等,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创新能力。

三、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用户体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用户体验课程中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模式结合的优势

翻转课堂于2012年引入中国,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的全新授课模式,其核心在于將原有“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该种教学方式重新分配了学生和教师课堂内外的时间,更加注重高效运用课堂互动时间。教师可以将属于单向授课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而将课堂时间更多用于面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进一步讲解知识难点。Seminar教学模式是西方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被普遍应用于高等教育中[5]。在我国“Seminar”常被译为“研讨课”,顾名思义其模式首先强调的是交流互动,其核心在于“教”与“学”双向的沟通[6]。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储存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和老师、学生展开讨论,能够自由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大胆质疑。

翻转课堂与Seminar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弥补二者的缺陷。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高要求,Seminar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在教师的整体把控下,二者的结合可以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相长,克服传统教学缺乏互动的弊端。通过这种“依学而教”的方式,在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发现和思考,充分给予专注于设计创新领域的学生极大的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发展自身优势。

(二)用户体验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和学生应学会善用在线学习资源与网络平台。结合翻转课堂的授课方法,教师可提前为学生规划预习任务,通过慕课平台、在线课堂或班级群等渠道在线发布预习课程及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完成预习课件后准备5分钟左右简短的演讲汇报,概括总结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出疑问,为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讨论做好准备工作。通常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很难获得高效满意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通过适当调整课堂结构,可以避免“填鸭式”教学,有效地将课堂重心由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所暴露出的不同的学习难点进行依学而教,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探索,营造活力课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演讲汇报展示,阐述力求条理清晰、自信和流利,并组织学生根据演讲内容进行积极讨论,鼓励提出问题,分享不同观点。教师作为课堂的核心控制者,应当注意调节控制课堂的节奏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注意在讨论陷入僵局或偏离目标时及时对难点进行答疑或提出适当建议,帮助学生推进自主学习进度。此外,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室座位布局,鼓励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围坐讨论、教师走动的形式,通过协作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良性的课堂研讨学习竞争。这种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的线下课堂教学方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学习知识、碰撞出思想交流的创意火花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2.提高学生课程实践的灵活自主性。在用户体验课程开展设计实践活动可以对课堂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并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设计实践项目要求,并对学生的设计实践过程进行密切关注,但要避免不必要的干涉,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授课形式,在课程中预留出学生外出调研考察的课时。由于用户体验课程注重用户研究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使用所学的设计理论知识和用户研究方法,切实走进目标用户群体,展开真实可靠的用户调研,做到学以致用。

然而,应引起重视的是用户体验课程所教授的用户研究方法和设计流程应当成为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灵活使用的有效工具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应成为一成不变的“设计流水线”。教师应赋予学生对设计实践项目更多的自主权,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入用户,允许并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设计项目出发,自主合理规划时间和项目进度,自主灵活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完成调研、访谈、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用户研究,并完成原型制作和用户可用性测试等工作,做到整个设计过程“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坚决杜绝捏造虚假调研数据。在设计实践中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提高交流沟通能力,锻炼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帮助学生构建起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

3.建立多元化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对于课程考核,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完成作业的设计过程,而不仅仅只注重最终的视觉成果。传统的课程作业考核往往只注重期中和期末作业成果,而没有综合考虑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状态,例如课堂参与度、上课积极性、平时作业、同学互评等。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化,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有可能造成一些学生因为偶尔失误而丧失学习积极性、过于注重成绩而忽略学习收获等问题。教师应在每次课后都做好课堂记录和评估工作,针对每一次课堂上学生的演讲内容、效果、各种资料和参与度进行整理和评估,确立基本课程作业考核评分。此外,课程考核标准应当贯穿整个课程始终,针对小组协作的作业应当要求每个小组都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分,教师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不可“一刀切”进行小组评分,杜绝学生以侥幸心理坐享其成,蒙混过关。对于课程中后期学生的设计实践项目或期末作业,教师需要及时跟进每一组的设计进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设计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以增强教师对于课程进度和每组学生实际学习掌握情况的了解,并根据不同项目情况规范评分细则,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分。

结语

“用户体验设计”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在培养数字化创新设计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将“用户体验设计”课程引入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体系是我校设计学院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数字化背景下,将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入“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这种思路下的“用户体验设计”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如何在媒体丰富的信息社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课堂参与度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当然,在笔者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完善和提高的空间,例如高效易懂的线上课件制作,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平衡,等等。但这种教学方法依然是一项值得肯定和探索的教学改革思路,笔者也会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研究实践,以更好地开展“用户体验设计”课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