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37期·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和思政元素的选择映射分析

2023-7-3 16:43:20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7期

张天社

(西安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重大工程。如何在高校不同专业的课程中科学设计思政目标,选择思政内容,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

在2014年上海市首先提出课程思政之前,我国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并不是没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时,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基本上是按照“三基”进行,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阐释,其中也贯彻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同的是,课程思政要求主动开展、系统推进、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将所有学科专业的所有课程,都用思想、政治、精神、价值的纽带链接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实际上形成了课程思政共同体,以建设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共同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一门课程来讲,怎样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目标,选择课程思政内容呢?既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就应该从思政课程中寻求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5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这5门课程内容重点不同又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高等学校这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思政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是思政课程的过程性目标,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政课程的最终目标(结果性目标)。其他各类课程如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要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就要紧靠、适应思政课程的目标体系,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入手,寻找、选择与各类课程内容相契合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是说,课程思政也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目标,来选择、优化、供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政治内容。由于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学科划分、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上各不相同,它们在课程主线和主要内容上也不尽相同。但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来讲,它们的“过程性目标”和“最终目标”是相同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性目标,都是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其最终目标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充分说明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目标的设定上,具有同向性、一致性、关联性和协同性。所以,我们在设计课程思政目标时,完全可以借鉴思政课程的目标,从思政课程目标中寻求课程思政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的内容设定

课程思政虽与思政课程在“过程性目标”和“最终目标”上是相同的,但绝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课程思政并不是要改变高校各专业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也不是要割裂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想政治课,造成思想政治课“一言堂”的现象。而是要根据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特点,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熏陶融入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思政元素映射、渗入专业课的知识点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根据专业课程的学科属性和知识特点,按照思政课程的目标,科学设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比如,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文化传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情感的世界,其课程思政的内容,就要从文化精神、思想观念、道德价值等出发,结合其知识体系,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教育。其课程思政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对物质文明或科学技术的追求,而在于一个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取向,追求一个先进的思想观念,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寄托、有所依归,服务于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的养成和教育。

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其课程思政的内容,是要结合社会客观存在,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从国家利益、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出发,开展经世济民、遵法守纪、诚信服务等教育,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等提供服务,完善现代治理模式,提高现代社会治理能力。

以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学、天文学等,其课程思政的内容,是要结合自然科学知识、生产进步和科学技术革新等内容,从科学精神、科学伦理、思维方法、探求真理等因素出发,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勇攀科学高峰、科技报国、探索未知、工匠精神等教育,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课程思政内容要根据专业课程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科学设定,而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按照类别对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做了概括(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别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当然,对上述七大类课程思政目标的选择和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概括,都是一个指导纲要,其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根据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挖掘和梳理,构建适应学科专业课程特有的目标和结构化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在课程教学时布局到各章节之中,形成课程思政映射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三、课程思政的元素映射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可以将课程思政目标分为思想(指导思想、理论理念、精神境界、科学方法等)、政治(政治制度、法律法规、路线政策、战略目标等)、价值(正确的“三观”、价值取向、国家集体群众观念、使命担当意识)、情感(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个人修养等)四个方面。也就是说,每一门课程,都可以从“思想引领”“政治认同”“价值追求”“情感熏陶”四个方面来设计课程思政目标。然后根据课程思政目标,来设定课程思政的内容。再根据课程思政的内容,合理安排思政元素映射和融入点,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比如说理工类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科学精神”,就要在课堂中选取某个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作为思想政治内容,将其典型事迹作为思政元素映射和融入点。这里并不是要讲述这个科学家的整个故事,而是要选取其中典型事例,映射到课程内容之中,融入课堂知识之内,这就是思政元素的映射和融入。

对一门课程来说,要完成整个课程思政教育,至少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结合课程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按照思想引领、政治认同、价值追求、情感熏陶四个方面,整体设计课程思政目标;然后根据专业课程内容来设定课程思政的内容,并将他们合理分布到各章节之中,形成结构化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与章节内容有机结合;最后要选取其中典型事例,形成课程思政映射点,映射到课程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际形成了“课程思政目标—思政内容布局—思政知识图谱—课堂思政映射”这样一个课程思政线路图。只有找到了课程思政映射点,将思政映射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举例来说,“中国现代史(1919—1978)”这门课程,如果设计以“政治认同”为思想政治目标,就要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政治路线和政策方针等为思想政治内容,如大革命时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十大纲领”,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革命纲领”,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等,从而形成一个思想政治知识图谱。再选择典型的案例,如帮助国民党改组、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敌后抗战、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具体事例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中国共产党制定政治路线,引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历史,使学生正确认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认同”的目的。当然,一门课程也不一定只有一个课程思政的目标,根据课程内容也可设置多个目标,但在思政知识和思政元素影射中,也要有相应的融入点。

总之,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从思政课程中寻求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布局,形成课程思政知识图谱,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映射,才能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