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控制理论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9期
刘鑫屏,张 悦
(华北电力大学 自动化系,河北 保定 071003)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下,大学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双一流”建设政策和方案凝聚了学科发展战略共识、教育发展目标的提升及创新发展,要求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更大的视野和责任,构筑起更大的战略优势和核心能力,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格局。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以下简称自动化系)作为一流本科专业,为了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优化控制理论课程群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学方式需要多元化,课程群资源集聚能力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需要改革提升,更需要结合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展开改革与创新,为自动化系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开拓前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聚焦自动化新工科建设,体现自动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电力能源产业技术与自动化学科的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的融合,以及与多学科科研教学项目实践相融合,建设能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自动化一流本科课程,自动化系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本文依据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结合华北电力大学学科建设经验,设计完成了面向一流学科的控制理论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控制理论课程群建设的研究背景
控制理论承接着先修的多门基础理论课程,同时是后续“系统建模与辨识”“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先进控制”“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系统控制”等课程的先修课程。控制理论的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的要求高,是为解决实际控制系统直接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课程。
控制理论抽象、概念多,知识体系包含大量烦琐的数学定理、数学分析及数学推理,学习难度大。目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不提倡学生自主思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景无从了解。而教师有着丰富的工程背景,把握着本专业的科研脉搏及前沿动态,但教学内容并没有融入工程实践及最新的科研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期内的教育效益较好,但长远教育效益差。教学效果不能以学业成绩为单一目标,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获得感,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推进力度差,不能满足专业课程体系“特色课程求精、通识课程求宽、集中实践环节、跟踪前沿技术”的原则。
二、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的OBE目标
自动化系在华北电力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据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以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最终目标,针对控制理论课程群建设,通过逆向设计展开工作。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是根据预设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成果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的方法。
依据国家教育发展目标、行业发展需求、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OBE理念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自动化系的毕业要求设计其课程体系,按照毕业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撰写教学大纲,课程群教师修订了符合“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的明确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达成度评价计算方式的教学大纲。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考核评价标准。然后是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配置教学材料和资源,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顺利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见图2。
图2 OBE逆向设计
三、课程群建设工作
(一)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素质强、德育能力高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其工作内容如下。
1.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通过引进新教师、送教师出去培训、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企业挂职、职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持续培育、壮大和优化师资队伍,造就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化”“国际化”和“工程化”素质的教师队伍。经过引进人才和调整师资后,课程群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结构、工程背景分布更加合理,可以保持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课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理念日新月异,教师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探究欲望,对教师职业变化要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将教师在理论学习中学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从“教书匠”转变为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情境的“设计师”;从只讲控制理论方法到挖掘课程中显性、隐性的思想政治育人亮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实施多种改革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教学教案、教学课件的制作及教学资料的分享;建立并执行多种渠道的反馈评价机制,包括校院两级督导和系领导、同行教师听课及意见反馈,学生的网上评教信息反馈。评教结果影响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与评优,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邀请教学名师开设讲座,举办观摩教学课堂,加强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及信息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培训。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视野的中青年骨干,打造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专业教师从事博士后、访问学者,并参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课程群建设研究内容
1.依据OBE理念制定教学大纲。依托学校和自动化系的“双一流”建设,以完成自动化系培养计划为目标,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逆向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照“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明确了详细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达成度评价计算方式等,明确了自动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方向与目标。
2.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为了满足新时期能源电力的发展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现代控制技术在家用电器、交通系统、智能建筑、汽车、雷达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生产实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宽口径就业的优势和专业自豪感,把科研项目中的新技术、新问题、新思考,通过系统的学科知识提炼,根据学情特点融入教学实践,拓展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把握专业前沿脉搏的能力,保持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色。
3.信息化教学改革。为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激情与兴趣,改善学生自主和持续学习的效果,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实践。如利用“课堂派”推出的一系列新功能和课堂相结合,在线上和线下批改作业,并利用“课堂派”提供作业的查重、打回功能提高效率;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快速提升,随时上传课程视频文本资源,让学生不再将学习固着在课堂之上。切实提高课内的师生互动,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状态,及时地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4.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和反馈通道。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和数据技术,建立教学反馈机制,构建合理的反馈通道,收集来自多渠道、多尺度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并进行信息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指导教学活动。
以学生预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作为前馈信号,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学生课堂的反馈数据作为第一层反馈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反馈数据作为第二层反馈调整下一单元的学生任务量、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同时,通过课程群教师间、校内校外同行、督导等数据反馈,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
5.控制理论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针对“自动控制理论A”“自动控制理论B”“现代控制理论”课程,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凝练、筛选,教师团队选择适合不同课程、不同知识点的网络化信息化工具,开发虚拟实验平台,制作多种媒体方式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资源慕课资源作业习题、思想政治资源扩展教学深度并提高教学质量。网络信息是学习资源的有效补充,教师将各种理论、思想、专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信息经过筛选、识别、选择整合到“课堂派”,作为拓展教学的资源。
四、课程思政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领域对高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华北电力大学是我国能源电力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结合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自动化系人才培养的方向出发,聚焦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结合电力能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迫切需要在控制理论课程中全面覆盖课程思政。
通过结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交流培训、青年教师磨课、骨干教师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培养教师的理想信念,约束教师的言行举止,从教师的工程背景、学识理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入手,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从行为层面践行道德实践者与示范者。在专业知识的积累中,结合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培养具有自动化专业素养、有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使命感、有能力有意愿为国家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高素质人才。课程群教师逐渐摸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做到自然融入、有机渗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结语
为了适应“双一流”学科建设,将控制理论课程体系的实践部分、理论知识部分在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课程中相互融合并互相支撑。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没有哪个专业、哪门课程、哪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一成不变的。控制理论课程群的建设更新改革是常态,学生在该课程群的体系中能得到前沿的知识,使其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均能得到极大提高。
- 上一篇: 2022年第28期·MOOC平台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 2022/12/14
- 下一篇: 2022年第28期·工程地质实验教学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