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5期·新医科背景下将人文教育融入解剖教学的探析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5期
崔春爱 延光海 李良昌 秦向征 李莉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人文教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体的奥秘’通识课程‘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GH180052);2018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的通识教育课程人体的奥秘‘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18ZCY336);2021年度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医科背景下以职业为导向的分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021〔31〕)
[作者简介] 崔春爱(1970—),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博士,延边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医学基础教育研究;李 莉(1978—),女,吉林延吉人,硕士,延边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141-04 [收稿日期] 2021-10-14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十多个部门强调发展“四新”,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标志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质量革命”[1]。“新医科”教育新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担当和特殊使命[2],将推动医学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发挥着实践育人功能,且对培养灵活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尤为重要[3]。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转变将“寻医主体”仅视为治疗对象的狭隘观点,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透视性、批判性思维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并重新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去构建生物医学领域范畴[4]。自2008年9月16日我國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到《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的修订[5,6],反映了医学教育的国际趋势、国内现状和社会期待,是制订教育计划和规范教学管理的依据,明确了道德和职业素质、知识目标和技术目标,强调了医学伦理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临终关怀问题,可以成为强调人文价值的载体;同时,与传统教学理念相一致。因此,我们在“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探析了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及路径。
一、在“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现实迫切性与必要性
在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随着医疗护理的技术化发展,其知识日新月异,医学教育越来越注重程序化,存在只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略对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及较宽厚的业务基础的培养现状,有碍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使在医学课程中融入人文价值成为一个挑战。“人体解剖学”既是医学本科教育的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医学生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一种成长方式。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志着学生从外行到医学专业人才身份的转变。虽然学生们渴望踏上这段旅程,但又要适应学习人体结构的神秘感、恐惧感、痛苦的学习环境,以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宽学生视野,注重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双重培养,缓解学生的情感压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大一新生是人文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医学生较早接触有医学启蒙作用的形态学科,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对大体解剖的学习提供了若干个以职业为导向的分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及素质教育。医学生在掌握大量人体结构知识的同时,“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可能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不舒服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问题,他们也必须重新调整心态,面对人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在长期的与“大体老师”的接触过程中,遗体捐赠者仅被看作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具或手段,通常会逐渐侵蚀学生与捐赠者的共情和积极认知感,不利于学生在未来职业中与病人的情感共建,故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医学生在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融于专业课教学,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文教育在“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一)理念的融入
在“新医科”背景下,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尝试“以职业为导向的分层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服务于国家战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大医学格局”,是以往只注重医学专业单一需求的课程体系所不具备的。分层教学是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接受最优发展的教学组织模式。分层教学最早源于美国教育工作者哈利斯在1868年创立的活动分团制。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和需要,对分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良,在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对学生意愿的尊重。中国有关分层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自2000年以后,国内对分层教学的研究逐渐向中职、高专及大学延伸。
在医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几乎都记得第一次解剖实验的过程,故将人文价值融入传统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产生共情、同理心的有效手段。解剖实验室是介绍人文关怀概念的理想场所,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其变通、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医学工作的要求,而且要培养其人文科学理念。例如讲解“脑干”这节课时,讲解其对全身呼吸、血压、脉搏的调节作用,与全脑的各部所占比例进行对比,引出“脑干作为生命中枢的作用远大于索取”,故凡事不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启发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细致入微地重视疾病发展的每一个进程,指导学生如何协助病人,以及理解自身对健康的渴望和死亡的恐惧反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和实践人文价值,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临床培训奠定基础。
(二)环境的融入
医学生虽已步入医学院的大门,但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却是片面的。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之初,带领学生参观本校“生命科学馆”[5],向学生展示生命之美、生命之重,通过“生命科学馆”里的影音视频的补充讲解,结合校史校情,讲好解剖学家的感人故事;结合解剖学史,讲好中华民族文明的故事;结合近现代史,讲好解剖学科学家的故事;结合教学内容,讲好解剖知识的拓展故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爱岗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医学知识科普和人文理念教育相融合。其中,临终关怀的话题始终是检验人文价值的绝佳工具。“人体解剖学”可以启动一种全课程范围的临终关怀方法:(1)用舒适的言语交谈死亡和濒死的话题;(2)拓宽他们对病人的不同文化和宗教态度的视角,帮助学生实现两个目标:使学生能够与病人讨论病人疾病的性质和临终关怀,因为这些话题经常使临床医生感到焦躁[6];(3)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病人,以及病人对疾病、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最好的教学媒介是被称为“大体老师”的遗体标本,每学期的“人体解剖学”课都通过追悼仪式——遗体启用仪式、祭奠仪式、告别仪式,诵读誓词,并向“大体老师”鞠躬、献花,以此来表达对“大体老师”的尊敬、感激及缅怀之情,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并敬畏生命。学生和“大体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建立的,这样捐赠者就不再只是冰冷的尸体,而是沉默的教师,将其作为一种生命教育的起点,有效提高医学生的自然知识素质与人文知識素质。
(三)氛围的融入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学等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以职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分层,充分依托智慧网络课堂提供的在线异步讨论论坛,及时准确地搜集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在设计教学方法上,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分别设计,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者要帮助选择这个职业的学生,激发他们同理心和同情心的表达,关注和解决学生的担忧仅需要1~2分钟,但并不会降低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反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和探索实践,让学生对“大体老师”的关心得到应有的体现。在实践教学的第一次课,要求学生心怀崇敬保持一分钟的沉默,为学生提供沉思或感谢“大体老师”的机会;每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向导师鞠躬,表达对导师的感谢,将感官教育贯穿于“人体解剖学”教学。
实际教学过程在点滴细节中渗透着人文关怀,避免使用“尸体”这个词,把捐赠者称为学生的第一个病人或“大体老师”,潜移默化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指导学生温柔地对待“大体老师”,杜绝粗暴操作。实验操作结束后,将“大体老师”遮盖好,以便提高“大体老师”的教学利用率,在获得生物医学知识的同时,强调捐献者对学生的信任,认识到“大体老师”的贡献,让学生感受捐献者的高尚品德。“大体老师”从未见过这些学生,但他们相信自己的捐献将会培养一代代医学专门人才。如结合并借鉴昆明医学院“生命科学馆”里医学伉俪捐献遗体制成标本再聚首,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的故事经历,结合医学人文,讲好有温度的遗体捐献故事。学生们通过了解“大体老师”生前所经历的病痛,以及捐赠时的心理变化,提升其职业认可度和情感共鸣,以及职业素养。
(四)角色的融入
通过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对医学生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并通过此次教学改革为医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力推动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了更好地在解剖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从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入手,重视课堂讨论与交流,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实现讨论教学,营造更为和谐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有代表性的任务中,把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项目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的一种,它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技能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分层教学不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目的,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方向、专业特点,其宗旨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学习特性和风格,了解自身的强项和不足,把握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因此,我们采用CBL教学模式,经过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大体老师”的付出和收获。在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病人的同理心和共情感,从而使医学生对病人关怀的情感得到升华。比如,在心血管系统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心及动脉的正常结构外,结合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检验手段、诊断依据,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入路的选择,并让学生借助“大体老师”进行示范和讲解。实验完成后,要求各组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教学效果。
定期举办“人体解剖学”绘图创作大赛,使医学生聚集在一起,以创新和独特的视角,把解剖学变成艺术。他们是艺术的参与者,并提供一系列跨学科的,与医学人文学科相关的选修课程,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能力,增加师生沟通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创作的机会,营造相互包容、相互接受、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将情感与思想通过和谐的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宗旨主要“以人为本”,在医学教育中敬畏生命的态度可谓举足轻重。“人体解剖学”教师成为学生在职业中树立同情心的第一个榜样,将人文教育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渗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培养学生带着感恩的理念完成实验课程,使每一位医学生切身体会到“人文”二字的内涵,既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对未来职业的认知,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未来的医学成为充满人性、充满人文的学科,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 上一篇:2022年第5期·Z世代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探析 2022/6/28
- 下一篇:2022年第5期·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 2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