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5期·论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基本问题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5期
董金城 寇小希 唐燕 谷芳
[关键词]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基本问题;实施原则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制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JY1903103)
[作者简介] 董金城(1978—),男,河北霸州人,工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机械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5-0001-04? ? [收稿日期] 2021-04-14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1],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无法实现或者仅能部分实现“教书育人”的“育人”职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上述现象越来越突出,已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新时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意见》和《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必须加强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各高校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荐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上述表述准确把握了高等院校育人工作中价值、知识和能力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梳理了价值、知识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价值比知识和能力更加重要。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增强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力求全方位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最终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一、课程思政三个基本问题的提出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的全新任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都处于一种逐步深入和不断进化的状态。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之初,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往往流于表象,对其如何开展更是无从着手,本文即针对上述问题给予解答。
关于“课程思政”,套用现代教育中通用的“What”“Why”“How”三个基本问题,即何为“课程思政”、为何推广“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课堂上如何实施,是每位授课教师关注的重点。作为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一线教师,通过在课堂及课后对“课程思政”进行不断的学习、实施和反思,认为以上问题可以分别从“理念”和“方式”、“育人”或“育才”、“真情”换“真心”的角度进行阐释。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课程思政
高校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必须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多数教师在看到“思政”两个字后,易将“课程思政”狭义化——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宣讲政治、解读政策,造成对“课程思政”畏难心理甚至抵触。根据对指导纲要和相关政策的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用“理念”和“方式”这两个词有助于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即通过专业教学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学会各自科學领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探寻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根本意义,进而成长为具有健康情感理念和社会责任心的人。简而言之,“课程思政”的关键词是“育人”。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一直都有类似的理念。韩愈《师说》中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思想教育”,此为基础教育,排在“受业”即知识传授之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由此可见,锤炼健全人格相对于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以法律条例的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将总统制、宪法课等贯穿在大学专业教育中;英国则贯彻“道德教育”[4]。这些做法与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课程思政”理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98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94年8月又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10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4年4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直至2020年5月28日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使用了“课程思政”的表达。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不是新概念、新话题,也非我国独创,“课程思政”是现阶段将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新的表达方式。因此,“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5],“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6],这就是“课程思政”。
(二)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紧紧围绕“育人”还是“育才”开展教学,能够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汉语中,“人才”是一个词,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现在这个词的重点常常被放在“才”字上面,例如“杰出人才”“领军人才”等,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这些称谓的主体是不是有“才”,而忽略了其作为“人”应该具备的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育人”比“育才”更贴近教育的本质,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成为有正确三观的“人”。“四书”中《大学》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明明德”作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意思是大学应宣揚“善”的理念,达到的标准是“止于至善”。“至善”包括“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7]。其中“仁”“敬”“孝”“慈”“信”都是作为“人”的底线,而不是作为“才”的体现。梁启超1914年到清华大学演讲,题目是“君子”,强调的还是“做人”,演讲中引用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说明“君子”的标准。自此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明确了大学的任务——“教”+“育”,以及大学的成果——“人”+“才”。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重视“人”的传统逐渐演变成重视“才”的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需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因此教育的重心逐渐转向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转向了对“才”的培养[8]。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在近现代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不可否认,“才”在技术更新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缺乏了“人”性的“才”,会给国家、民族甚至全社会造成严重破坏。《资治通鉴》中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同时重视“育人”和“育才”,教书与育人不可分割,“育人”和“育才”都是教育工作者的本分与天职。
(三)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作为专业课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教师的“真情”换取学生的“真心”。“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是神圣的、值得尊敬的。所谓“见贤思齐”,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会以教师为榜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做好“课程思政”,必须从自我做起。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有观念,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同样重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理念适时、适度地融入专业课程知识的讲解中;然后提升理念,经常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领会精神、主动沟通,势必拓宽“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思路,有效避免“低级红”和“高级黑”[9]。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坚持四个原则,即坚持知识优先原则、坚持系统设计原则、坚持方法创新原则和坚持持续改进原则。坚持知识优先原则,指专业课课堂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不能简单地将专业课或者通识课变成思想政治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杨详曾说,“课程思政不是‘加法,而是‘方法”。坚持系统设计原则,指课程思政同样需要教学设计,而不能依靠课程中的灵感迸发,信手拈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除了服务于常规授课之外,还需要考虑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的课程思政目标、思政元素的融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项内容。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在结合我校以农为主的办学特色和“机械设计”课程任务之后,确定课程思政目标为“培养学生高度的行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锤炼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弘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有志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具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思政元素、融入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框架,以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紧密融合。教学理念强调“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四个注重”,即“注重责任、注重创新、注重实践、注重农业”;思政元素强调“四个聚焦”,即“聚焦家国情怀、聚焦社会发展、聚焦农业前沿、聚焦三观塑造”;融入方法强调“五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有趣与枯燥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正面与反面相结合”;评价机制强调“三个效果”,即“教学效果、调研效果、长远效果”[ 10 ]。坚持方法创新原则,指通过改革固有教学平台、发掘潜在专业通道和开拓创新教学环节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课堂实施。如“工程制图”课程“键联接”部分,可以采用从人文通识类内容引入课程的专业知识,从《老子·道德经》中“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引出轮毂的固定方式到键联接的专业知识。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指课程思政不是一次性的,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对课程思政的效果和改进具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学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11 ]。综上所述,在实践“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以教师对教育、学生和课程的“真情”,换取学生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的“真心”,以期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
三、结语
《纲要》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如何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示,如何顺利开展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纲要》,如何在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摆在高等院校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基本任务,又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理念”和“方式”出发,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诠释了“课程思政”是现阶段将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新的表达方式;从“育才”和“育人”的角度,说明了开展“课程思政”的原因,阐明了教书与育人不可分割,都是教师的本分与天职;最后提出了以教师对教育、学生和课程的“真情”,换取学生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的“真心”的基本方法,回答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问题。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 上一篇:2021年第45期·汽轮机发电术语特点及句子翻译策略探究 2022/7/22
- 下一篇:2021年第46期·“计算机网络”课程在线教学模式探索及实践 202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