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8期·“双一流”背景下高校领导力与通识教育发展探析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8期
张丽霞 李运庆
[关键词] “双一流”;通识教育;领导力;路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建设项目“公安院校学生领导力教育研究”(205212046)
[作者简介] 张丽霞(1971—),女,山东烟台人,双学士学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公安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公安教育研究;李运庆(1980—),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公安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公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8-0045-04 ? [收稿日期] 2021-03-31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呼吁下,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了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之中。这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学必须以一流人才培养为己任,为提高我国全球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从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其亦将引领性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能。
我国高校学生领导力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院校不仅缺少先进的领导力教育理念和教育意识,而且,缺少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等。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高校应该重视领导力教育。随着学界对“领导”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领导力”不再是领导者的专利,而应是每个人都需要习得的潜能。同时,变革时代对领导力素质的强烈需求、雇主对毕业生领导素质的日益强调,促使高校开始重新思索自身的教育使命,培养具有影响力、能够引领积极变革的人才,成为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二、领导力及领导力教育的基本内涵
不同学者对领导力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相同。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把领导力定义为“一种能力或能力体系”。领导力的焦点和核心是领导者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从而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西方学界大多数学者把领导理解为个体或群体影响某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1],“实现有效的、积极的社会变革的合作过程”。美国的约翰·麦克斯韦尔在《领导力21法则》一书中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奚洁人认为“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尤其是能引导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能力或是组织和影响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的能力”。
从不同学者关于领导力教育的理解来看,本文所说的领导力教育是指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领导力意识、价值观、知识以及技能等的教育和传授,促使受教育者充分挖掘自身领导潜力、形成领导意识和价值取向、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水平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根据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要求,领导力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等使命。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必要性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当前国际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领域以及应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引领性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大学使命的必然要求。大学总是逻辑地包含了培养未来的社会精英这一不变的使命。“培养未来领袖”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
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多元化、信息化,个人英雄主义式微,当今社会不能仅靠少数“精英”的领导,而应激发更多的人领导潜能,在必要的场景下勇于承担责任。面对种种挑战,社会对能够引领积极变革者的需求尤为迫切,由此,大学领导力教育既是自身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
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领导力教育是个体成长和终生发展的理性诉求。国外领导力教育实践表明,雇主更加看重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具有领导力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研究显示,国外受过领导力培训的大学生更受雇主欢迎,具有更强的适应工作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领导素质作为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开展领导力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超越自我,更能够培养其团队意识,激发其创新思维。
四、领导力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内在耦合与目标一致性
(一)领导力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是关于“人”的教育
著名的《1828年耶鲁报告》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该报告指出:“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领袖群伦的通才。”正如《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倡导的那样,“高等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成人’,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领导力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其教育核心是价值观教育,与通识教育培养“全人”的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第十届全球领导力大会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的海塞宾(Hesselbeln)认为,领导就是做人,而不是做事。领导力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是“做人”的教育,由此,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便具有了内在的契合性。
(二)领导力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通识教育是领导力教育的基础。“双一流计划”政策的发布和实施最终要落实到人才培养。高校通识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满足专业课程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通识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大学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理性,而且要有人文的理性,注重大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涵养,防止人的异化。另一方面,领导力培养是通识教育的实践手段。“一种人文知识的传播与某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形成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由观念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方法和手段。领导力教育最终是通过实践手段来实现的,而这些实践手段又将促进和实现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转化,形成和提高实践者的核心素养。
(三)领导力教育和通识教育都致力于培养有教养的公民
当代美国学者Marcy M.认为,通识教育的要义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交汇对各层次、各领域有效领导者的期待,大学应该认识到培养“能够将世界眼光有意识地整合进对社区和世界生活的研究中的全球思想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由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高校应该借力通识教育资源大力推动领导力教育,使领导力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融通濡养下成为一流人才培养的必要组成部分。
五、高校领导力教育与通识教育耦合发展路径
(一)明确一流人才培养理念,通识教育与领导力教育耦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1.将世界一流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美国高校领导力教育旨在涵养学生“好公民”和“好领袖”的品质与特性。尤其在其一流大学的使命陈述中强调培养在专业研究、社会群体以及全世界不同领域的领导者,希望毕业生能够致力于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国情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虽然与美国具有较大的差异和不同,但在世界一流人才培养方面亦具有很多的共性。因此,我国高校要进一步明晰自身一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使命,并将其融于日常教学的各环节、全过程,真正将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付诸实践,形成完备的培养体系和培养传统。
2.通识教育与领导力教育本质上都是价值观教育,应将通识教育理念与领导力教育有机结合,耦合增益,合力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识教育注重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理念上的亲和性和一致性。各高校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通过对文理学科、工程学科、艺术学科及交叉学科等的课程设置、设计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育人成效。领导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以及推动社会积极变革,要求领导者形成对待客观世界与人类自身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及判断能力,并具备与现代公民精神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领导力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领导学知识,挖掘学生领导潜质,还可培养学生人际沟通、批判性思维、冲突管理、引领变革、决策和团队合作等组织管理所需要的技能。
(二)搭载通识课程平台,构建领导力特色课程体系
1.加强顶层设计,融通科学与人文,构建“全人教育”课程体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培养既具有人文精神,又具有科学素养的完整的人。从宏观层面而言,科学与人文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两者既不同又统一,都源于人类精神对自由的探索,对自我的未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求知。大学可实施“名著课程和名人传记”计划,在计划中设置文、史、哲以及自然科学名著相关课程,帮助学生通过名著研读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问题以及伟大领导的生平传记和丰功伟绩,帮助学生构建起认知及情感体验的古今跨度,并逐渐形成个人文化品格和独特的精神品质,继而筑建和形成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力。
我国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高校应当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的要求出发,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跨时代、跨文化、跨学科的联系,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领导力教育协同并进的全人育人模式,整体性提升我国大学一流人才教育质量。
2.搭载通识教育平台,构建领导力特色课程体系。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应强调价值认知、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统一;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打破学科壁垒,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设计框架,建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群,同时突出对时代性问题的关注,结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国家最新政策和国际最新动态进行课程改革;在领导力的能力培养层面,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和实踐活动,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创新、总结以及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认知、创新、沟通、人际交往与合作等综合能力。通过合理的理论课程安排与实践环节的科学设计,构筑“认知—能力—行为”三位一体的领导力课程体系。高校还可以通过构建系统、科学、合理的“全人”素质教育模块,促进领导力人文知识的积淀内化。
(三)拓宽和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与场域,丰富学生领导力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为学生提供了主要的教育场域和教育资源,但高校不应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其与相关政府机构以及社区、企业等的积极互动与深度合作,可以为学生领导力培养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场域,为学生领导力培养“赋能增效”。要有效提升学生领导力教育效果,高校应积极挖掘教育资源和拓宽教育场域,整合本校师资资源并优选校外兼职教师资源,系统开展有目的的基于行动学习和服务式学习的领导力实践。行动学习是一种基于社会实践有组织、有目的的合作学习方式。要求专项指导教师在多个社区问题中优选一个特定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学生参与者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小规模学习小组,确定特定的研究问题,设计行动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评价。服务式学习是以社区为依托的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也是领导力开发的重要实践载体。
要有效提升学生领导力,高校除了要积极与相关政府机构、社区等深度合作,不断拓宽实践教学场域,还应积极组织、调配充足的师资资源,大力进行领导力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与学生的实践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体的潜能激发、能量释放和耦合增长,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振效应。
(四)纵深开放交流,助力领导力教育国际化发展
1.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及外语素养的培养,提升其在任何场合无障碍沟通和自我表达的素养和技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更需要各高校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中文文化交流、写作类课程,更要积极开设多语种语言交际类课程、跨文化类双语课程以及外国语写作类课程等,不断提升学生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充分理解异国文化,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2.加强对外开放和深度交流,为学生领导力培养提供相应的载体和平台。英国一项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指出,国际雇主喜好受过高等教育、有国际竞争力,并且有国际文化感知能力的新人。我国高校要积极开展境外学习项目,开展领导力教育的国际合作,使学生在各项社会交流活动中不断增强国际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在国际活动中发挥组织领导职能。
总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内高校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搭建领导力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在充分挖掘国内领导力教育潜力的基础上,注意加强与国外顶尖大学及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真正将领导力教育纳入一流人才培养的方案和目标之中,将领导力教育融入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以及公共基础教育等在内的各育人领域和环节,真正培养立足本国、胸怀世界、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交流能力、能够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一流人才。
- 上一篇:2022年第22期·基于BOPPPS模式的“传染病学”雨课堂 2022/7/19
- 下一篇:2021年第48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设 20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