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37期·比较法在“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6-25 13:36:15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7期

晏 辞,逯 鹤,刘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中外建筑史”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一年级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授课内容由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和近现代建筑史组成,使用教材为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中外建筑简史》。根据笔者近年授课的经验和学生学习反馈,课程教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1)内容多而课时短。中外建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建筑风格形式多样,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在32学时的课程里难以完整清晰地达到教学目的。(2)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对于环境设计这一非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目的并不是对中外建筑历史的走马观花,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有关设计核心理念的知识体系。(3)学生的期望值也有待调整。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通常认为学习重点是记住一些中外典型建筑和知名人物,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而忽略了考查政治、文明的演变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因此,笔者紧紧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运用比较法分类归纳总结,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上,进而让学生达到了解中外建筑、知道为何会存在这些建筑,以及在外部因素影响下必然产生这种建筑的目的。

一、比较法与“中外建筑史”课程

比较法是世界上各个领域通行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找到研究对象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了解事物相关规律的常用方法,也叫指标对比法。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很多相互联系或区别的教学内容运用比较的方法串联,使学生认清本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是强化学生课堂记忆的有效手段。在“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中融入比较法,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对课程进行优化,避免课程讲授陷入纷繁复杂的史实史料中。主要思路是在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通览中外建筑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出建筑设计影响因素中的对比关系进行专题理论讲授;在专题理论讲授的同步进行过程中,增加空间符号的对比关系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补充。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从烦杂的建筑风格形式或形成原因中,将看似混乱的知识点梳理成清晰的教学脉络,以此引导学生以比较的元素为线索,关联记忆不同因素对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形成具有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的“中外建筑史”知识体系。通俗来说,所有的中外建筑都可以在历史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学生明确了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设计的,就可以明确每个建筑作品为何会处于独特的坐标方位,进而对各个因素在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着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

二、比较法在授课内容中的应用

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来说,“中外建筑史”首先是一门有关建筑设计理论、思维、应用的课程,其次是一门史论课程。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当重点向学生展现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是如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最终设计出优秀建筑作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掌握基本史实基础上,应当着重掌握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建筑设计的核心思维方式,并学会举一反三。因此,为了突出本课程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尝试结合比较法对“中外建筑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主要是从时间、文化和表现手法三个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整合教学内容,分别形成了过去与现在、人本精神与神本精神、有与无的三种对比关系。

(一)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部分。“中外建筑史”课程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建筑设计案例,主要存在于“过去”与“现在”这两个阶段,对应“未来”的建筑设计畅想在课程教学中较少涉及。因此,笔者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中,首先摘取了可以代表现实世界时间段的“过去”与“现在”这组比较关系。然而,笔者发现在文学语境中,“现在”是指此时此刻,是时间线上的一个点,“过去”是指在此时此刻之前的时间段。中外建筑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围绕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在时间上形成的天然分段,在或长或短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形成了众多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种类,同一种类从时间上来说还有继承发展的关系,若用点和线来区分太过局限。因此,笔者所用的“过去”与“现在”主要是指时间维度中的前后比较关系,旨在以时间为脉络,从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两个维度,对学生讲清楚同一种类的形式技术是如何从过去到现在传承发展的。以“希腊十字”和“拉丁十字”这两种建筑形式为例,同时在8世纪左右的东欧拜占庭帝国出现的“希腊十字”和西欧中世纪出现的“拉丁十字”建筑形式,背后是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在各自经历发展变化后,又在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同一空间地域甚至是同一建筑中。笔者跳出时间限制,直接从代表“过去”的东西欧时期和代表“现在”的文艺复兴时期中,摘取出具有显著特征的建筑进行比较,对比传统天主教会思想与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理论,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中世纪地域宗教理念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设计理念和建筑造型的影响,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希腊十字”和“拉丁十字”建筑形式的传承与应用。再以用黏土为建筑材料建造建筑的夯土技术为例,这类建造技术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的殷商时代,经过漫长发展,以明清时期的福建土楼为代表的生土建筑,将夯土技术推向了顶峰,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应用实践。笔者跳出时间限制,直接从代表“过去”的明清时期和代表“现在”的近现代时期中,摘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福建土楼和香港中文大学吴恩融教授设计的毛寺村生态实验小学、中国美院王澍教授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进行建筑造型、建筑材料、设计对象及设计理念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土生材料的传承魅力和施工工艺,感受中国建筑“循环建造”的特性,进而形成现代技术与环保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

(二)人本精神与神本精神的对比

从社会文化的维度来看,可以分为“物本主义”“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三种核心思想,分别对应片面追求动物本能欲望满足的物本精神、以神的意志作为衡量标准的神本精神和以人的理性作为衡量标准的人本精神。这种强调人的动物本性的物本精神大多存在于史前的初民社会中,这个时间段还未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因此,笔者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中摘取了可以代表人居和神居的“人本精神”与“神本精神”这组对比关系。然而,在严格意义上,完全以“神本精神”为文化内核的建筑主要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研究案例较少,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将“神本精神”抽象成一种带有“神性”的观念,将民族文化自然神、宗教造物者、西方专制君主和东方帝王圣人都归为广义的“神”,将带有“神性”意志建造的建筑物纳入此次“神本精神”建筑的研究中,旨在以文化为脉络,对学生讲清楚不同的文化是如何影响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的。以中国古代城池与城内建筑的关系为例,在龙山时期就形成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以人为本设计思想,再结合《考工记》所述“择国之中而立国”的言论,一直到明清时期帝王建城时都遵循内外城分区,宫殿居中等级最高的城池布局理念。因此,提取代表“人本精神”的中国古代城池和代表“神本精神”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进行对比,将历代城池宫殿分布图进行一一对照展示,来验证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全国的权力中心与象征,是封建文化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再以明清时期的京城为特定案例,提取普通住宅和宫殿建筑进行对比,将故宫内建筑屋顶与故宫外普通四合院屋顶进行造型、色彩和尺寸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传统中国礼制文化思想对中国建筑体系的影响,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

(三)有与无的对比

“有”和“无”就像上下、左右一样都属于比较的表现手法。《道德经》中所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意就是指陶土表皮围合的中空部分才构成器皿的作用,门窗四壁围合的空虚部分才构成房屋的作用,所以有无相互对比相互依存。我国优秀建筑师戴念慈先生曾提出,内涵的建筑空间才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门窗界面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是空间内涵,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中,最终摘取了可以代表“有”的建筑实体和代表“无”的空间内涵这组对比关系。笔者学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对应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建筑室内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设计核心理念知识体系。因此,以宗教建筑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两类空间内涵特征明显的建筑类型为出发点,从建筑的空间结构和语义秩序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对学生讲清楚建筑的物理空间是如何对内涵空间的使用观感起作用的。以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万神庙为例,万神庙是单一集中式空间的经典代表,首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此形成了建筑设计重点从外部形象转到内部空间的发展趋势。因此,提取代表“有”的建筑结构和代表“无”的空间语义进行对比,将单一完整的空间结构与庄严壮阔的宇宙对立比较、将厚重的混凝土承重墙与从圆洞射进来的柔和光柱对立比较、将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建筑外部形象与神秘压抑的内部空间对立比较,引导学生了解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实体建筑中的应用,感受宗教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呈现,并积累室内空间相关的设计素材。以中国古代园林典范苏州园林为例,苏州园林运用了虚实有无的造园手法,用园中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池承载当时设计者或园子主人的生活理念,呈现出建造者所要表达的文人气息、审美造诣和人生哲学。因此,提取代表“有”的园林景观要素和代表“无”的人生理念进行对比,将沧浪亭的山石和园外池与北宋苏舜钦大隐于市的士大夫精神对应比较,将狮子林的林立石峰和假山洞壑与禅宗对待人生和世界的审美态度对应比较,将留园的假山奇石和建筑游廊与当时徐氏家族好儒和炫耀的心理对应比较,将拙政园的九折曲桥大屋石舫与王者之气对应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形体与空间、实体与虚体的辩证关系,并积累园林景观相关的设计素材。

三、比较法在教学方式中的应用

“中外建筑史”课程以历史建筑基本知识为基础,以多媒体、互联网为教学载体,以学生动手为导向,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不同类型建筑风格的演变和特征,具备将所学习的内容在后续的空间、室内环境设计项目中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一)文字与图案的对比

如果在“中外建筑史”的课堂上深入理解建筑设计的核心内涵,抄绘建筑图纸是最普通也是最扎实的学习方法。通过建筑抄绘,可以对抄绘建筑的基本形制、平立剖面图有所了解并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因此,笔者在授课中要求学生进行建筑细部名称和建筑图纸的抄绘记录,通过对建筑细部、结构的速写,把古代建筑原始符号与现代建筑创新语言抄绘下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分析理解建筑案例,避免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知识点,积累建筑相关理论、特色图形,提升手绘和总结能力。例如,哥特式建筑为了追求更高更神性的空间,形成肋骨拱、骨架券、飞扶壁、彩绘玻璃花窗等特征。在讲授时,指导学生重点抄绘此类特征图形,体会当时高超的技术艺术和建筑理念。苏州园林留园是用门窗、回廊、假山、小河把景物裁分,造成一种小中见大的效果。在教授中国建筑史的古典园林部分,就指导学生重点抄绘漏窗竹石,同时感受古代退隐文化对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影响,之后不论是课设或者是快题设计都可以用到。

(二)图纸与模型的对比

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初学空间设计时,人的空间想象力一般都比较弱,需要用三维模型辅助图纸理解空间。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对实体建筑的建造过程及其结构工艺技术有个微缩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因此,笔者将考核方式从考试调整为考查,教学设计融入模型制作环节,结课前两周让学生选取对应的中外建筑,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建筑图纸,并分析建筑师、建造年代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等信息,最后对应建筑图纸,亲自动手制作建筑模型,以此加深学生对建筑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也会随之提升。例如,在故宫建筑群中选取太和殿、乾清宫和角楼三个建筑,分别对应了中国古代上朝、寝宫和防御三种不同的功能,对应的三位学生即可通过分析对比其地理位置、造型、功能、设计理念等条件,加深对中国古代等级礼制建筑的理解,再利用较方便呈现效果的瓦楞纸材料制作相应的屋顶、立柱、基台、斗拱等,通过亲手制作模型再次巩固加深对中国古建筑知识。

结语

在经过三年教改实践后,笔者认为在“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比较法,不仅可以打通理论与实践、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在较短时间内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串联,形成具有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的中外建筑史知识体系,并利于后期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