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33期·“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2023-1-31 11:15:15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3期

陈华平,胡建华,钟小林

(江西理工大学 法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归属政治学大类下的二级学科“行政学”,实行学术型培养。1996—1997年国家设立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成为其属下的二级学科,标志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早期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大多是“985”或“211”高校,数量不多,后期由于高校扩招,很多高校(截至2021年5月,共345所)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应用型人才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急需的行政管理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是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志,而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中的最核心因素。国家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主题,高校要构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我校行管专业)通过“校、政、企”协同培育行政管理人才,探索“校、政、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寻求一条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国内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国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行政管理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发展并成熟于欧美。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美国要求“满足社会上各种公共组织不同层次需要”或者“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采取“通才+特色(选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英国具有明显的技能和实践导向,由重视知识向强调能力转化。德国和法国都重视吸引政府机关参与,培养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日本重视“产学协同”教学,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知识结构、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备的综合复合型人才。总之,国外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发展早、模式成熟。

(二)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围绕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东北大学较早提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校府合作”模式。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了社会和高校对企业培养人才路径与方法的重视与借鉴,尤其是《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行政管理专业“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引入“校企协同理念,创建校企协同中心”,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随着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行政管理专业“通过高校与校外机构深度合作”,建立“校—政—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校内外多方主体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国内高校对“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从“校—政”“校—企”双边育人合作,到“校—政—企—社”多边协同育人,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其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二、行政管理专业“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中的“校”一般是指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政”一般是指地方政府组织(机关)和事业单位,统称为“政”;“企”是指公司企业组织。我校行管专业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汲取传统人才培养经验,遵循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国家标准,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模式,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实训体系与平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践行“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见图1所示),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图1 “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

(一)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与素质体系

1.明确专业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公共管理类专业定位是“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培养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我校行管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社会保险、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市政管理、人事管理、办公室管理、社会工作、政策研究、宣传策划、秘书、咨询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专门管理人才”。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见表1。

表1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2.构建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体系。公共管理类学科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综合性、专业性、多样性和应用性”特点,学科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系能够适应公共部门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我校行管专业根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针对公私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促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专业知识包括: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能力包括:理解与思维、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公文处理、计算机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科学研究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素质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等。

(二)设置以“多元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管理类专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制订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实现“通才+专才”教育,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多元需求”,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我校行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选修)、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等模块,奠定了“通才+专才”教育培养的基础,并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就业升学需求,设置了以“多元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模块。

(三)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训平台

1.构建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通过构建实践实训课程体系来实现,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我校行管专业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构建了由“实践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和劳动教育”等模块组成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其中社会实践、创新业训练和劳动教育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实践实训教学模块包括校外和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调查与考察、专业(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形式;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听证程序设计等形式”。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程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育人功能,安排在不同学期,形成一个逻辑递进的实践教学育人周期。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表2。

表2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实训平台。《纲要》提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建立与实践实训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基地),满足学生实践实训的需要。《实施方案》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和“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而“就业能力”的基础是“职业能力”。我校行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一般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等单位,这些部门对员工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因此,通过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必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实践实训平台。行政管理专业实践实训平台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实训平台(基地)。校内实践实训平台包括电子政务实验室、政法实验室和学校部门,校外实践实训平台包括政府实践实训基地和公司企业实训平台。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基地)承担着实践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四)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政、企”协同育人离不开“双师型”教师队伍,优秀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行政管理人才的关键。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双师”是指专业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高校可以“根据专业教学需要,选聘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兼职教师”限定为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务部门专家。政府组织、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公司企业等实务部门,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部门,选聘实务部门专家到学校任教或指导实践实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我校行管专业根据“校、政、企”协同育人需要,从两个途径进行“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学校内部培养“双师型”师资。学校制定政策,定期选派教师到政府组织或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己联系相关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训锻炼,提高教师的实务能力和技术。二是学校从外部聘请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到学校担任课程教师,或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三、“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路径和机制

国家文件对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等机构合作办学提出了“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完善落实机制”“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机制”和“改进实习运行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等措施,为“校、政、企”协同育人规划了路径。因此,“校、政、企”协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关键是要夯实协同育人的路径,落实并完善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见图2)。

图2 “校、政、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与机制

(一)“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路径

1.“校、政、企”协同育人路径。一是目标协同。“校、政、企”三方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方面达成共识,“由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参与制订培养目标”,学校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充分结合起来,践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二是行为协同。“校、政、企”三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调研、座谈和考察等方式,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体系。三是效果评价协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吸纳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通过“输出—反馈”渠道,把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改的重要指标,达到“校、政、企”三方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2.学生实习见习路径。一是协议安排。“校—政”“校—企”签订协议,建立实践实训平台(基地),协同培养学生。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在规定期间在实践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校政、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实习,对学生实习结果进行考核。二是项目安排。学生根据项目开展调研,参加社会实践。三是挂岗见习。根据学校、政府或企业提出的岗位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单位岗位,进行见习。

3.双师队伍建设路径。一是教师“双证”制。学校教师根据专业岗位要求,考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获取“教师证+职业技术证”。二是挂职锻炼。学校教师到政企进行一年或短期挂职锻炼,通过在政府挂职岗位副职,参与政府管理和服务;或在企业挂职管理岗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三是外聘教师。学校聘任政府部门业务骨干和企业技术或管理人才担任专业课程教师或实践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授课或指导实践实训教学。

4.科产教融合路径。落实关于“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和“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新要求,实施科教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一是科研反哺教学,把科研成果带进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理论前沿性和知识深度,拓展学生思维。二是吸收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加课题和实践实验,提升其科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依托研究中心或基地,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四是推进企业进校园合作建设实验室,发挥育人“双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并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五是推动师生与企业技术管理人才相向互动,共享资源,培育“双重身份”,增强师生实践能力。六是校、政、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教师定期到政府或企业参加实践实训,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二)“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机制

1.凝结育人共识的动力机制。“校、政、企”三方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培育人才的核心问题,凝结育人共识,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引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确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走“校、政、企”协同和科产教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起目标和手段相统一的动力机制。

2.共建共享共担的驱动机制。“校、政、企”发挥“双重”育人主体作用,共建实践实训平台,实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建共享实践实训基地,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学校为学生投保实习活动全过程责任保险,政府、企业依据实践实训制度,安排学生实习,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参与政府、企业管理工作过程,协助政府、企业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共赢。“校、政、企”三方实行管理人员互聘,教师与政府机关干部或企业技术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身份一体化,共同担负指导和管理学生实践实训的责任。

3.三方参与的管理协调机制。“校、政、企”三方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建立管理协调机制。一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理事会”,由学校、政府和企业等单位人员组成,负责“校、政、企”三方协同育人的规章制度、重大事项和“双师型”教师聘任等事项。二是成立“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政府部门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负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平台和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成立“实践实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业教师、政府机关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组成,建立“多元”考评机制,对学生的实践实训结果进行考评。

4.协同育人模式的条件保障机制。“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要能够顺利运行,必须建立模式运行的条件保障机制。一是制度保障。“校、政、企”三方建立并健全协同育人的相关制度,如“学生实习制度”,确保“三方”协同育人制度化。二是组织保障。“校、政、企”三方成立协同育人专门机构,如“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落实人员,明确责任。三是经费保障。“校、政、企”三方把协同育人专项经费纳入预算,保障三方协同育人运行经费。

四、“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实效

构建并践行“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模式,解决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定位不准、培养方案滞后、重理论轻实践和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凝聚了“社会需求导向、实践导向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共识,在人才培养个性化、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实效。

1.确立了“个性化”或“差异化”人才培养方向。“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通过确立“个性化”或“差异化”人才培养方向,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定位不准和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等问题,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政管理人才。

2.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按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实现“通才+专才”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滞后、课程体系不完善和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

3.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通过“校、政、企”协同建设实践实训平台,确立实践育人导向,健全实践教学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和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保持了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校、政、企”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通过政企参与教学过程,了解各自需求,建立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应用性不强、重知识轻技能和智能训练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结语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入了新一轮创新阶段,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时代主题。“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高校自身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以新文科建设引领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提升、建设国家或省一流专业等目标的路径和机制创新。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推行“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创新了地方高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提供了公共管理类专业提高人才质量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