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27期·“创造的教育”理念下新生研讨课建设与探索

2022-12-28 9:18:42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7期

刘佳 张丹 任悦 刘英霞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探究教育;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新生研讨课建设路径探索”(2018001)

[作者简介] 刘 佳(1990—),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 丹(1981—),女,吉林永吉人,硕士,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任 悦(1993—),女,辽宁朝阳人,硕士,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7-0093-04 [收稿日期] 2021-11-08

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强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师范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新生研讨课作为专门面向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以其灵活的课程设计、多样的课程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高师院校中,新生研讨课对于初步培养师范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生研讨课的功能定位

新生研讨课最早由哈佛大学在1959年开设,目的在于扭转本科教学被长期忽视的状况,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003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31门新生研讨课,作为改革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具體措施之一[3],随后以小班专题研讨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在国内高校陆续开设。有学者认为新生研讨课的价值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促进教学变革,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学术氛围,培养探索精神”[4]。经调研,新生研讨课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尤为受到高校青睐。

(一)助力高中和大学衔接

新生研讨课在学生高中与大学学习阶段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清华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旨在缩短教授与新生的距离,启发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研究型学习方法和氛围;浙江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思维方式,尽快适应今后大学阶段的学习。复旦大学书院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参加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强化专业认同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新生研讨课作为面向学院及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与新生导师制相结合,各单位负责任课教师聘任和课程管理。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塑造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完成角色转换”[5],课程内容应涵盖大学生活适应指导、学习适应指导、学科专业知识入门及专业归属感建立等重要方面。在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的背景下,该校新生研讨课在使新生能够融合兴趣、能力对必修课程专业尽快进行适应性学习及尽早确定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等方面比以往更加予以强调和引导[6]。

(三)培养创新意识

以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将开设新生研讨课视作“一种学习文化革命”,定位为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南京大学将新生研讨课列入大一学生选修的通识通修课程模块,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目的则是要让新生在高水平教授的引导下,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7]。

二、新生研讨课建设举措

(一)建设背景

针对高等学校普遍面临的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劲头不足、课堂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两代师表”共育的重任,东北师范大学开启了坚持“创造的教育”理念引领,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着力点,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的教学革命。

在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关键,新生研讨课灵活可变的教学方式,倾向生成的教学内容,易于掌控的小班额,以及师生之间的强交互性,使其成为学校课堂教学革命的问路投石,更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急先锋。新生研讨课建设强调教育的过程属性,要求主讲教师改变传统“重演绎轻归纳”的教育模式,使教育过程由知识形态到问题形态,再到方法形态,最后到教育形态,将目标教育转化为过程教育,进而实现教学理解和学习理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强调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兴趣驱动、过程探究、深度交互和批判反思等路径,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方案

1.课程目标。着眼于适应性转变功能,使学生尽快实现由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学习方式的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内容。一是主张结合任课教师专长,以理论知识或科学研究为载体,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未有定论的开放问题或学科前沿;二是强调课程设计符合大一学生认知水平,课程设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三是明确定位,避免导论式的科普知识介绍和讲授式的专业知识详解。

3.教学方式。主张以研讨式教学为主。包括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学生有效预习、课堂深度讨论及课后延伸等环节。可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学生参观、调研、实验等实践活动。

4.考核方式。鼓励实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倡导实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课程考核为通过制。

(三)课程特色

1.学科交叉融通。新生研讨课建设贯彻落实学校“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交叉、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思路,将其纳入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学分,20学时,原则上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放,同时鼓励任课教师交叉学科选题,体现课程文文交叉、理理交叉、文理交叉。

2.教师高度自主。在新生研讨课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聘请名师大家、领军人物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另一面在完成既定课程目标的前提下,给予任课教师极大的自主权。课程名称、课程内容、授课时间地点、选课学生、考评方式均由教师自定,教师可以与学生商定改变既定的上课时间,也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选择多次变更授课内容和课程名称。

3.保障持续有力。学校为新生研讨课开设提供经费保障、资源保障和政策保障,在支付授课教师课时费的同时,为课程购买学习资料,组织学生选课、开展实验,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如经费不足,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追加经费;学校为每门课程配备一名或多名助教,助教可是青年教师、师资博士后,也可以是研究生等,助教费用由学校承担;新生研讨课建设按照校级教改研究课题认定及管理。

三、新生研讨课建设成效

学校新生研讨课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首批开设课程20门,是“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计划”中“建立学生学业发展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课程共45门,其中人文艺术类16门,社科自然类29门。

(一)润物无声,彰显课程育人价值

新生研讨课的育人元素,不仅体现在主讲教师的言传身教、启蒙引导之中,更是蕴藏于对不同学科前沿的追索反思、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体察认知中。“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开设,课程避免直接说教,而从大学生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入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讨论的主题如“双十一”的消费购物心态、从离乡求学到对家国的认知等,嘗试使用时代大尺度、大观念分析日常生活,带领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引发灵魂深处的思考。物理学院教授开设的“能源、环境与我们的未来”课程,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氢能是21世纪的能源吗?氢能的产能途径是什么?氢能应该如何运输?应该如何储存?氢能在未来有可能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音乐学院教授开设的《音乐:从体验到表达》面向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学生在感知音乐节奏、演奏音乐节拍的基础上,变得积极乐观和自信,更加善于倾听和表达。

(二)推陈出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生研讨课建设是学校“抓两端促全程”学生学业发展体系的关键一环,旨在以课程引航学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愿,以课程深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始终贯彻“突出创新创造,倡导过程教育”的教学理念,物理学院两位教授联合开设“物理,悟理”课程,专门面向学校设立的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生开设,课程主要探讨物理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著名物理学家科学思想与方法、现今物理学发展的特点与前沿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领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文学院教授开设的“文学经典研读”课程在经典中孕育灵感,在研读中启迪思想,在提倡阅读原典、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辩论、小组汇报、话剧排演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保有持久旺盛的创新能力”。体育学院教授开设“体育跨学科延伸与对话”,尝试在多学科领域背景下探讨一些有趣的命题,“人的极限问题和潜能问题”“体育比赛的公正性与数学的关系”“田径场跑道设计与向心力的关系”“侠客文化与体育精神”,促使学生思考、提问、讨论,继而追问,多维视角认知体育,感受体育的魅力。

(三)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鼓励开设新生研讨课的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和社会,融入东北地区社会发展和区域文化之中,让学生认知中国服务中国。政法学院教授开设的“审辩式思维与探究性学习方法训练”课程,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与电影《摩登时代》不同的当代工业化现象,主讲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近距离感受工业生产的真实场景。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开设的“历史是什么”课程,课内安排两次主题实践考察活动:一是让学生带着“历史记忆”话题参观伪满皇宫,建立历史与生活的关联感,体悟历史记忆的意义和相关的争议;二是让学生带着“历史感”话题参观本校文物室,建立长时段历史、文化的现实感,体察从实物认识历史的意味,略为了解文物知识。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开设的“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观”课程,主讲教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设在草原湿地,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下生态治理的现状和策略。

(四)水到渠成,坚定学生的从教信念

新生研讨课在学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目标的指引下,同样关注未来从教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需求,开展贴近师范生实际、问题导向的专题式教学,小班化课程规模增强了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开设的“大应用数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是思想的主要创造者和领导者”。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深入钻研是课堂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看待教育,结合当下教育时事和热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理性客观又不失温情地看待未来即将从事的教育事业。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开设的“学科思想与学科教学”课程,面向师范学生开设,从地理学科教育入手,帮助师范学生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和所应具备的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传媒科学学院开设的“教育戏剧体验课——生命的演出”课程,是在教师教育背景下对美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戏剧游戏、面具表演、谈论剧场等方式关注师范生的口语表达、合作学习的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

四、新生研讨课引领延伸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新生研讨课的成功实践既得益于学校“创造的教育”理念的理论指导,又是对“创造的教育”理念的深度践行。三年前,学校召开主题为“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一流本科助推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将新生研讨课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加以宣传推广,进而在全校掀起了“创造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热潮。

学校建设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示范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目标,开展“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建设。尊重专业特点,统筹课程设计,示范课堂突破某一个课堂局限,针对整门课程进行系统思考与改革。倡导凝练特色,鼓励百花齐发,示范课堂不求面面俱到,可在育人价值、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融入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或有所侧重。实施以PI团队(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为依托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共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200个,实现学院(部)全覆盖、本科专业全覆盖和本科课程全覆盖。学校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共建设示范課堂426个,覆盖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实现以“教”的变革带动“学”的转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开展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大练兵”。启动东北师范“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展示活动,由学院(部)推选“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主讲教师参加,展示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共有来自全校各个教学单位76个课堂进行全校展示和直播,参与师生近千名。参与“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建设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多名主讲教师先后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在省级、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奖。